头条

三大报精华摘要:科创板上市企业满百 五大行一季度业绩出炉

2020-04-29 11:56 中国财富网   原创

4月29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刊登了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进入三位数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刊文指出,4月29日,科创板第100家上市公司光云科技登陆科创板,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正式进入三位数的量级。数据显示,科创板100家上市公司所属行业高度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龙头集聚,科创成色十足。科创板受中国科技创新企业青睐,引得投资者纷至沓来。科创板交投活跃,流动性相对充裕,机构在科创板的持仓有望持续提升。

《证券时报》刊文表示,自去年7月22日首批25家企业在上交所集体挂牌交易,中国资本市场由此迎来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已上市的不少科创板企业在细分领域是领军者,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场,上市带来的增信效应、声誉效应、示范效应开始显现。科创板公司业绩和研发投入保持持续增长,盈利质量稳步提升”。

深交所:有序推进在审企业平移和新申报企业衔接。4月28日,深交所召开的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工作动员部署会指出,以实施注册制为主线,系统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同步推进“增量+存量”改革。加强与市场主体对接,有序推进在审企业平移和新申报企业衔接。(中国证券报)

主动求进 国家电网全面提速“新基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充电桩、特高压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驶入快车道。“国家电网将全面开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征程。”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下一步,要全力推进公司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基建”的国家电网新高地。(中国证券报)

上交所:全力支持配合创业板改革。上交所4月28日消息,上交所第一时间组织深入学习、领会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强化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决拥护和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全力支持、配合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中国证券报)

投资者开户便捷性大幅提高。4月28日,在创业板宣布正式开启注册制改革次日,首家支持投资者在线开通创业板权限的券商诞生。随着券商技术系统逐步完善,创业板投资者离注册制下的开户及交易越来越近。为帮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深交所投教中心推出权威问答,解读相关问题。(中国证券报)

工农建交邮储五大行一季度盈利2710亿元。4月28日晚,包括五家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十余家上市银行先后发布2020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总资产规模实现稳定增长,业绩全部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在1.80%-8.50%之间。资产质量上,5家国有大行3月末不良率与2019年末相比,4平1升。(中国证券报)

宁波证监局:辖区公司提质驶入快车道。2019年以来,宁波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统一部署,把好源头抓增量,强化监管优存量,凝心聚力开启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新篇章。目前,宁波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工作已经驶入快车道,突出体现为上市公司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风险防范化解更加有序等方面。(中国证券报)

强势机构多产“带货王”。随着基金一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的“带货”能力显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463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百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知名基金经理刘格崧、董承非、张坤、刘江、刘彦春等管理规模均在百亿元之上。与此同时,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缩水,甚至走向“迷你化”。(中国证券报)

打出政策组合拳 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和“六保”之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央和地方迅速行动起来,打出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上海证券报)

创投点赞“退市机制” 将扩大投资范围。以试点注册制为核心内容的创业板改革,在二级市场引爆创投板块的同时,也在创投圈引发热议。改革方案中关于“退市机制”方面的安排也获得创投机构点赞,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认为,从相关规定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更加强调上市公司质量,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将为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提供保障。(上海证券报)

基金看好“溢价效应” 将更关注成长型企业。创业板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引发基金热议。在基金看来,注册制改革将使得优质企业未来将更获资金青睐,加快尾部企业的出清。(上海证券报)

创业板改革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架桥铺路”。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对此,多位证券业人士表示,创业板改革的提速,也是整个资本市场改革提速的标志,改革将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架桥铺路”。(上海证券报)

30天内倒下5家油气巨头 低油价会否吹破美国页岩油泡沫。低油价的冲击波仍在持续。近日,美国老牌海上钻井公司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加上此前已申请破产的美国知名页岩油公司惠廷石油等,短短一个月不到已有至少5家大型油气公司倒下。(上海证券报)

保险业“开门红”失速 险企应对各有路数。今年前3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13.6个百分点。一位投行人士认为,前3个月数据已充分反映了保险业负债端受到的冲击,疫情发生以后,保险公司原有产品销售节奏被打乱,临时转战线上销售的结果不理想,保费增速普遍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上海证券报)

快速响应 多家券商线上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虽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规则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多家券商已在第一时间响应,根据最新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进行系统升级。至少有两家券商在4月28日实现线上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功能,亦有投资者通过临柜方式开通了创业板交易权限。不过据了解,受节前效应等因素影响,各家券商28日创业板交易权限开通量增幅尚不明显。(证券时报)

跨境监管合作应进一步加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仍在持续发酵。自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以来,中国证监会第一时间对外表明严正立场,并就跨境监管合作事宜与美国证监会沟通,美国证监会作出了积极回应。时值资本市场大力推进双向开放,进一步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更有必要。(证券时报)

答辩已完成 首批公募MOM产品呼之欲出。又一类创新产品渐行渐近,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反馈,公募管理人的管理人(MOM)产品已完成答辩,并进行法律文件定稿,且与投资顾问达成一致商务条款。(证券时报)

(张维嘉整理)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