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银保监会"两会"前重磅发声!股市、债市、汇市运行平稳

2020-05-19 07:48 券商中国

“两会”在即,银保监会也就近期多个行业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5月18日,银保监会官方发布答记者问,就疫情对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企业复产复工情况、股东股权乱象和影子银行治理、银行理财转型最新进展、保险业风险敞口等主要热点话题做出详细回应。

先看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重要表态:

1、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萧条的可能增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海外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

2、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

3、银保监会将根据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

4、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精神,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银保监会也将根据实际,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5、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同业理财余额8460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87%;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实收信托较历史峰值下降近5万亿元。下一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整治重点领域重点风险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持之以恒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其死灰复燃。 6、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业短期内产生了负面影响,保费收入增速下降。尽管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

银行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

在分析国内外形势时,银保监会认为,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但境外疫情蔓延扩散趋势仍在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萧条的可能增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大外需下降压力,外贸企业出现出口订单推迟、取消、减少等情况,1-4月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有可能加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和相关贷款质量劣变概率。

二是海外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较为依赖海外供应的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受到拖累,生产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

三是海外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均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相关风险通过投资者信心、资本流动等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称。

疫情期间,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17日,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的信贷支持已超过3.11万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4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79万亿元,同比增速27.34%,远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4%,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了0.5个百分点;此外,银保监会还出台了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实施还本付息安排,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调整优化金融政策,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期限,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

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对相关资管政策适度调整

截至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规定,过渡期将于今年底结束,但在银行的理财转型实际情况中,部分银行在过渡期前全面完成转型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次表示,工作中,注意到部分银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精神,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更为重要的是,该负责人透露,也将根据实际,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

银保监会稳步推进理财子公司改革工作。截至今年4月末,已先后批准19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2家理财子公司已开业运营,其他多家银行也在抓紧筹备。2019年12月20日,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这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据了解,其他国际资管机构也正在与有关理财子公司沟通,协商合资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理财子公司设立工作。指导已获批的银行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开业运营;对已经开业运营的理财子公司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其合规审慎经营,稳步有序推进理财子公司改革工作。

去年查处3000多个股东股权违规问题

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乱象治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牛鼻子”,也是推动各项监管工作的“牛鼻子”。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推进股东股权乱象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管理不良记录,持续加强对违规股东的监管和惩戒,持续开展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专项整治。

数据显示,银保监会在2019年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查处3000多个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东。2018年起对农村中小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对74家机构合计处罚5165万元。

此外, 银保监会还开展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清理。在包商银行等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银保监会把清理违规股东股权作为重要抓手。据悉,目前,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提升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有效性。一是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等制度规范,加快建立股权集中托管、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等监管机制。二是坚持将打击股东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管工作重点,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三是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优化股东结构,规范股东行为。

三年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

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一项重点工作。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的高风险业务,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截至一季度末,同业理财余额8460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87%;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实收信托较历史峰值下降近5万亿元。

虽然影子银行治理取得显著成绩,但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整治重点领域重点风险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持之以恒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其死灰复燃。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提高跨业监管的协同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形成监管合力。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压降通道业务,推动参与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影子银行统计监测体系和公开披露制度,厘清高风险影子银行的特征与统计口径。

保费收入增速下滑但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业短期内产生了负面影响,保费收入增速下降,1-4月,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6.35亿元,同比增长6.06%,增速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1万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同比下降12.29个百分点。

不过,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强调,尽管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流动性稳定,不会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

截至4月末,财险业资产总额2.37万亿元,净资产6670.44亿元;人身险业资产总额18万亿元,净资产1.4万亿元。一季度末,财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84.9%,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0.7%。初步判断,全年保险业务仍会维持正增长,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上述负责人称,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将问题突出公司纳入公司治理专项检查,将经营不规范的部分中外资公司列入全面检查;进一步规范车险市场秩序,促进车险高质量发展。密切关注市场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强分红险产品风险排查,严肃处理违法违规问题;治理短期健康保险经营存在的产品设计不规范、销售行为不规范,强制搭售产品等突出问题。一旦查实违规行为,不但要重处重罚,还要从严对高管问责追责。

责任编辑:储继军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