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表现不俗,周五创业板指数刷新2016年4月以来的逾四年新高。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也全天大举净买入182.33亿元,创历史第二大单日净买额。
而展望下周,端午小长假前仅3个交易日,市场能否维持此前高歌猛进的态势?
机构分析认为,A股市场整体均衡的状态仍将持续,结构上的抱团短期也难以瓦解。市场即使短期回撤,向下空间也有限。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结构,即从确定性走向成长性,建议投资者配置创业板指数。
A股风向标迎重大修改
消息面上,周五盘后,上交所发布公告,对上证综指的编制方式进行修订。
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表示,上证综指修订是上交所回应市场长久以来的呼声、顺应市场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将科创板、CDR相关股票纳入上证综指,有助于反映沪市行业结构变化,而增加新经济公司也有望为上证综指带来长牛行情。上证综指修订后有望成为合格的财富管理标尺,沪指长牛则有利于推动场外资金入市。新上市的公司于上市1年后或3个月后纳入指数,减小股指失真程度。将ST、*ST个股剔除,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
光大证券表示,本次修订有望改变过去上证综指因旧有的权重股表现不佳而长期低迷的状态,科创板被纳入上证指数的统计后,将使指数的权重行业分布发生变化,传统周期行业占比下降,科创行业占比提升。由于上证综指是市场的重要情绪指标,未来上证综指的活跃度提升将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本次编制方式的修改,对市场而言是相对积极的改革。
此外,科创板50指数也将于下月发布,安信证券表示,作为科创板的第一个指数,科创板50指数有望成为跟踪科创板市场表现、投资科创板的利器。可以期待的是,将很快出现一批科创板50指数基金,为科创板带来增量资金。
机构看好成长风格
上周,市场再创阶段新高,创业板指数最高触及2328.58点,刷新2016年4月以来的逾四年新高。
尽管指数整体走强,但成交量的配合度还不够,部分投资者仍担忧市场的回撤。
对此,海通证券荀玉根策略团队表示,市场即使短期回撤,向下空间也有限,下半年中枢将抬升,因企业盈利有望转为两位数正增长。同时,过去3个月,在海内外疫情影响下,市场主线是追求确定性,未来随着基本面好转,市场结构将侧重成长性。当前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结构,即从确定性走向成长性。建议投资者三季度聚焦成长性和弹性,如科技、券商、汽车家电,低估行业的修复等催化剂,关注四季度窗口期。
兴业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同样看好成长风格,对市场维持乐观,建议投资者配置创业板指数。兴业证券表示,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的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超配权益资产。在风格层面,上周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轮动策略发出创业板指数更优的信号。
北向资金大幅流入是否具备指引意义?
上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大举净买入182.33亿元,创历史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如此大规模的流入是否具备指引意义?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复盘了2019年以来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过100亿元的样本,认为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过100亿元时,其后1个交易日的行情不存在明显的涨跌规律。但是,后5个交易日行情大概率是上涨的。其中,创业板指数的表现强于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则强于沪深300指数。后20个交易日的行情同样大概率出现上涨,创业板指数表现强于沪指。
国泰君安证券进一步分析表示,当前,微观流动性充足和宏观流动性共振指引着资产价格上升。行业配置上,根据资金偏好、行业景气度与估值性价比选择细分行业,建议关注券商、传媒(游戏、影视)、家电(白电、小家电)、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计算机(信息安全、医疗IT)、军工(航空产业链、航天产业链)。
中信证券认为,A股市场整体均衡的状态仍将持续,结构上的抱团在短期也难以瓦解,全球资金配置A股和前期新发公募基金建仓,依然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配置上,新旧基建和科技白马依然是贯穿全年的主线,近期建议重点关注风险扰动期和半年报披露季享受高确定性溢价的医药和消费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