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Bar

【将进酒Bar】上官婉儿:你们只记得我出招的套路,却忘记我人生的精彩

2020-06-28 09:56 中国财富网   九公子的碗   原创

公元664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母亲虚弱地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想起怀孕之时,她的那个梦。  
梦中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拿着一杆秤,指着她的肚子说,这个孩子将“称量天下”。  
谁都没想到这宰相之才竟是位女子,更令人意外的是,她后来确实成为一代“巾帼宰相”。  
她,就是上官婉儿。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一如戏剧中哈姆雷特的独白,上官婉儿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13岁的上官婉儿刚刚用她文不加点的流畅回答、对唐朝典章制度的谙熟于心,获得了面前这个高高在上女皇的青睐。  
武则天,这个与上官婉儿有着灭族之仇的女人,让上官婉儿从相府千金沦为官奴的女人,竟然要留她在身边做文书佐理工作。  
本该被捧在手心长大的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因起草废黜武则天诏书被武则天记恨,父亲上官庭芝惨遭杀身之祸,家族受到牵连,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儿随母亲郑氏一同开始辛苦劳作的官奴生活。这是她脱去罪奴身份的唯一机会。  
但要日夜面对并辅佐杀父仇人,上官婉儿还是有些犹豫。不过她似乎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遵圣旨就只有死路一条。  
皇权巍巍,年幼的上官婉儿——一个初入官场的小小才人显得格外渺小。  
 

茹萍版上官婉儿 图源:网络

上官婉儿很聪明也很努力,她跟在武则天身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所见所闻。  
武则天的政治谋略和治国手段、用人谋略和处世原则,都让上官婉儿感受到了震撼和崇拜,原来女人也可以走这样的路。或许自己也可以效仿武后,在冰冷的宫廷赢得立足之地,在浩瀚的青史留得万世之名。  
上官婉儿骨子里有一份傲气,也许来自祖父上官仪身上的宰相之气,亦或许是母亲郑氏在艰苦的掖庭也要教导她读史书、明事理、懂政治的桀骜之气,都让上官婉儿想要活得更好。  
她日理万机,批阅着百官上呈的奏表,裁决并给出处理意见,俨然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权势日盛。  
但上官婉儿依旧会羡慕,会幻想。她看着公主和朝臣之女,想象着如果上官家族没有被灭族,也许她也会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依偎在母亲怀里;上朝的父亲归来,她也会亲手递给父亲自家酿的淡酒,让他卸掉朝堂上的疲惫。  
 

上官婉儿静静地看着面前垂垂老矣的女皇帝:她斜躺在软榻之上,苍白的发丝随着歪斜的头,轻轻地盖在早已布满皱纹的眼侧,华丽的霓裳也遮盖不住袖口下干枯暗黄的双手。若不是她尚在起伏的胸脯,证明她犹在人间,更像是一具平静的尸体。  
武则天已经83岁了。任凭她当初打败了多少男人,摆平了多少朝堂暗流,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年龄,这让她再无精力去思考,去参政。  
 

《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剧照 图源:网络

上官婉儿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氏力量的崛起,面前这位老者开创的时代已然式微。为了未来的安稳,她必须要做出选择。

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太子李显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李氏。  
李显上位后,上官婉儿凭借着自己的敏锐聪慧,被封二品昭容。  
唐太宗时期有秘书班子,名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武则天时也有北门学士,而到了中宗时,上官婉儿独当书诏之任。  
 

图源:网络

与其他朝代相比,上官婉儿以一人之力,批复了四方的表奏和草拟朝廷的政令。  
或许即使祖父和父母在世时,家族获得的荣耀也不及现在。虽然上官婉儿已攀登到了权力的巅峰,但她始终清醒,用手中的权力捍卫着来之不易的生活,用心辅佐着唐朝。  
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多次侮辱哥哥李重俊。在韦后的默许下,向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企图当第二个“武则天”。  
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上官婉儿明白此人误国,更误天下。她不惜以死相谏,饮下毒酒,几至颠坠,终使安乐公主“皇太女”之梦落空。


作为皇帝身边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常常为奉和应制而作诗,才女之称名扬天下。  
上官婉儿的应制诗诗风雄丽、意境宏大。比如《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中之一写道: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濡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大有睥睨天下之势。  
她的抒怀诗则瑰丽婉转,情深意切。她少女时期所做《彩书怨》尤为知名:  
 


唐朝时期,文学风气盛行。上官婉儿意识到,在物质基础极为丰富的情况下,要想充实人们的精神需求,笼络有学识的人才非常重要。  
她建议唐中宗李显充实改造修文馆,增列编制、提高级别、选拔文臣,让修文馆成为文人聚集的地方。最终,这批人也成为了中宗文坛最大规模的创作团体。  
唐中宗十分喜欢看诗人之间的比赛。这评判诗歌好坏的裁判,自然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上官婉儿身上。  
这天,中宗和韦皇后在昆明池边,要求在场的大臣们应和诗歌,写得最好的那首将会被谱成曲子在宫里传唱。大家纷纷埋头苦写,写好的诗作被一一送到上官婉儿手上。上官婉儿却是看一篇扔一篇,最后只有两首留在她的手上,分别是宋之问和沈佺期所作。  
这两人恰好是当时重量级才子。  
 

上官婉儿对着这两首诗思忖了很久,最终扔掉了沈佺期的诗。沈佺期的最后一句是“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意思是我这个人没什么真本事,所以今天看见这么多英雄人物,感到非常惭愧。而宋之问的则是“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明月虽然走了,但是各种各样的明珠又在熠熠生辉了。

上官婉儿认为,沈佺期写到最后才力已尽,而宋之问的则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此曰“文气”。她评定宋之问第一,沈佺期第二。  
这个结果不仅这两人心服口服,下面也掌声雷动。一代才女品评天下诗人的佳话也由此传开。  
 上官婉儿的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她通过诗歌创作、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诗风改革,其倡议的“健举”更是开启了盛唐气象的先声。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滚滚而过,许多埋在深处的隐患早已生根发芽。  
上官婉儿虽有称量天下之才,最终仍躲不过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不幸被李隆基斩杀于旗下,年仅47岁。  
待大势稳定,爱才的李隆基授意手下,将上官婉儿的文章编纂成集。虽然现在二十卷文集已无法找到,但是一代女相上官婉儿的才情依旧被世人所铭记。  
时任宰相张说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描述上官婉儿的工作状态为“两朝专美,一日万机”,并称赞上官婉儿集诗才、政才于一身,汉朝班婕妤等著名才女也无法与之比肩。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犹如一叶扁舟,被历史的长河裹挟着前进。但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万千洪流中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  
 

用文气滋养心胸,用政才拓开生命的疆域。

这条路虽然艰辛,却是她用尽所有气力想要的滚烫人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泥泞中走来,不失优雅也从不卑微,失望过也难过过,却仍能得体自矜,不卑不亢。这份从容淡定非一般格局之人所能为。  
经历造就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也创造了精彩的一生。  
正如唐朝诗人吕温所形容:  
 

这样的气度风范,世间难得几人,正如同极致工艺酿造的世界名酒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在这纷繁世间,用始终不变的口感,带来甘香醇美。


 


 


 

责任编辑:徐丹宁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