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刚结束,通过分析各科试题,能够看出这次高考在着力落实国家对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置能体现出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这些文件的陆续出台,以及考试趋势的变化,给普通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为本的新教学”这一政策要求,成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那么,在未来一段时期,怎样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要求,实现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学和新评价?
有这样一个团队,由教育部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评价专家、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180多所学校的教学名师组成,进行了长达4年的探索和研究,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架构,遵循新标准关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具体要求,研制了“新教学”模型和8个学科的实践案例。在全国21个省市,400多所学校实验,参加实验的有2379位教师,9760名学生,反响良好。
由该教研团队研发打磨形成的这样一套理论研究和实际操练相结合的重磅成果——《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系列》丛书,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委会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慕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崔允漷、陆志平、杨向东等专家组成。编写团队主要由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等组成。
众多权威专家以及基地实验校经过三年多的研发实践工作,以“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为顶层设计理念,构建了素养导向的教学与研修资源、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线研修平台三位一体的“新教学系统”,为教师、学校和区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或单元案例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专业研修与共同体建设,提供高质量、可操作和系统性的理念、技术、资源和服务。
一、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
改变以知识点为立场的教学设计范式,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尊重学科逻辑体系,又不罗列、照搬知识点,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大观念和关键能力,在规定的课时内,选择或设计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强调教学过程关键环节,明确评价目标与方法,形成教学单元。为实现在真实情境中面对真实任务或挑战,促进教学、学会学习提供支持。
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以大任务、大主题实现单元设计。创设真实合理的学习情境,突出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的过程成为质疑和反思、交流和讨论、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而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
三、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
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嵌入式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和反馈,改革现行单一分数评价和经验评价的方式,全面、精准、及时地促进教和学的改进。
四、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学习支架;富媒体学习资源;功能强大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政策落地实施,在国家政策和一线教学之间搭建桥梁,帮助一线教学更早更快地找到路径,适应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邀请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和一线资深教师共同探讨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