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一场缘暖晚秋的重阳茶话会

2020-10-20 19:50 半月谈网

10月16日,在“重阳”即将到来之际,新华社“快看”抖音号推出以“乐享重young,缘暖晚秋”为主题的《中国节·中国缘》重阳直播特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民俗学系主任萧放、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中国老年报主任记者赵华夏相约直播间共话“重阳缘”。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专家们畅谈重阳民俗文化,让网友们共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缘文化的无穷魅力。

茶话会现场(左一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左二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右一为中国老年报主任记者赵华夏,右二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民俗学系主任萧放)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起始于上古时代的重阳节始终寄托着国人感恩祈福祭祖的情缘。重阳节有怎么样的历史内涵?重阳节的创新发展为“老人节”后又有什么现实意义?重阳节和家国情缘之间万千联系是什么?这场茶话会针对这些文化和社会话题进行了探讨,为网友呈上精彩绝伦的重阳文化盛宴。

重阳缘,是登高望远舒胸怀、是感应节气养护生命的人文自然之缘。陈连山说:“王维诗中所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提到了重阳节两个主要的习俗,一个是登高,一个就是佩戴茱萸或者插茱萸。此外在我国古代,重阳节养生也是一项重要的节俗。古代节日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重阳节是秋冬季节转换的时刻,容易生病。古人就解释为有邪气,哲学化的说法是阴气将要压倒阳气,不利于生命。所以,就要养护生命。

重阳缘,是期盼健康久久、是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善缘。张勃说:“中国人本就有敬老的传统,又加上新时代的需要,我们这个社会就是需要一个老人节。9月9日它更适于表达对老人的关切,我们希望老人都健康长寿,9月9日,谐音是久,在曹丕的时候,寓意便是长久,它就比较适宜去向这个方向上面去转化。老人节是重阳节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重阳缘,是知感恩尽孝道、是仍需爱的付出的血脉亲缘。赵华夏说:“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首先,应当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这是个好事,老龄化代表了长寿。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程度。还要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在今年的抗击疫情中就有所体现,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都是典型的老年人,却有着大智慧和非凡的知识经验。回到重阳节的话题,应对老龄化挑战,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重阳节的氛围、文化的熏陶,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能唤起人们的尊老爱老心,也更容易把积极的老龄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人们,构建一个美好的老年人友好型社会。

重阳缘,是助老爱老、是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享的家国情缘。萧放总结道:“重阳节是体现家国同构、家国情缘的节日,中国人是特别讲缘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相连,情缘特别浓厚。助力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鼓励老年人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体验美好人生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共筑中华民族的富强之缘。一起用传统文化擦亮重阳底色,用礼乐仁孝凝聚家国情缘。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被赋予了更多元的文化内涵、注入了人们深沉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直播过程中,嘉宾们共同讨论重阳文化的价值,妙语连珠,观众们也纷纷留言互动。这场缘暖晚秋的重阳茶话会让五湖四海的观众相聚共同感受重阳的家国情缘。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对应的“缘”。2019年,今世缘依托新华社媒体平台,把缘文化融入中华传统节日,创意《中国节 中国缘》系列传播活动,以节日蕴涵的缘,唤醒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关照,增添人伦情愫,珍惜美好缘分,舒展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中国节·中国缘》重阳特辑“乐享重young,缘暖晚秋”直播活动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闫梅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