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可转债持续膨胀 是魔丸?还是灵珠?

2020-10-23 19:42 中国财富网   上海小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剑明   原创

当大多数市场观察者憧憬四季度慢牛行情之时,往往调整来得就是这么猝不及防,本周收盘点位3278,已经离本月初跳空缺口上沿3262一步之遥。与此同时,两市交易量也在不经意间缓缓地向6字头靠拢,交投意愿也开始逐步趋于保守。那后市究竟会滑向何方?让我们从一个盘面现象去寻找答案。

资本市场永远不会缺少的就是奇迹,这不,可转债作为小众投资品种,虽然在沪深交易所已经运行十几个年头,但一直保持着低调内敛的脾气性格,哪怕是大牛市中,也很难见到它“张扬”的一面。然而,就在本周,就在当下,一个包含股性和债性的“双面胶”,居然成为众多资金追捧的大明星。截至收盘,交易价格突破200元的品种超过17只,其中5只转股溢价率超过100%。理论上,只要买入就面临腰斩风险,更不用说上市公司可以使用回购权力,那是什么力量驱动着资金敢于冒如此大的风险呢?

一种可能,二级市场没有吸引力。

这在过去30多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中,有过几次这样的先例,当二级市场没有相当空间的时候,场内活跃资金按捺不住寂寞,会选择新股作为宣泄工具。第一,新股没有历史包袱,作为刚刚上市的品种,基本面已经被监管部门把关过一次,短时间内几乎不存在业绩风险;第二,二级市场持有成本透明,“力量型”选手完全可以利用资金优势,随心所欲给新上市品种定价,哪怕把杠杆保持一段时间也不成问题;第三,没有对手盘,新股刚刚登陆资本市场,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非流通股短时间内无法减持,再加上融券机制不完善,就很容易变成资金说话的市场。这也就是,为何当二级市场没有进一步挖掘机会的时候,每每都会出现场内资金炒新股的内在逻辑。而如今,随着游戏规则不断完善,新股发行速度和二级市场交易规则,都难以让这一模式推广。不过,千万别低估了资金的聪明程度,这不,可转债作为一个新股“替身”,很有可能已经成为狩猎对象。

比如说,可转债基本面风险不大,能够在交易所发出面向公众的投资品种,一般评级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加上有100元面值作为背书,这也是为何投资者哪怕中1手赚几十元,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周周摇奖群体活动。再比如,二级市场持有者成本很透明,哪怕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中签数量也寥寥无几,一般都需要在市场中加仓,不仅如此,上市过半年后就进入到转股期,这就代表着存量可转债会不断地减少,筹码流通量不断递减;最后,可转债是没有“天敌”,不存在大股东增发,也不存在大股东减持,更不存在融券卖空,哪怕上市公司要再发行新券,那也是增加一个新品种,不会在老券上做文章。

另一种可能,谨防有人利用“T+0”制度洗钱。

这是笔者的一个猜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启动相关程序,堵住这一潜在漏洞。原因在于,当前已经进入到第四季度,企业当年是否产生利润基本能够匡算,再加上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受益,如果有人想将利润导入到体外规避税收,理论上是可以用T+0交易制度来实现。操作路径可以是个人体外账户先做低位买入,当把有限的可转债筹码收集完毕后,再用公司账户进场高位接盘,因为当天可以实现回转交易,从而会很顺利地将第一波利润就直接输送至个人名下。

这一转移方式曾经多次在港股市场里部分“仙股”上出现过,而令人意外的是我们这里表现得居然更刺激,一般来说这是一锤子买卖,不会有局外人参与,更不会吸引旁观者进来。然而,我们的市场里普通投资者众多,当看到价格不断蹿升时,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过来玩两把,这也就导致智能转债当前余额才2.3亿的情况下,一天交易量居然达到297亿,更不看转股溢价率已经达到161%。与此相反,巨无霸500亿量级的浦发转债,只有2.4亿交易量。

笔者认为,本周可转债如此膨胀,相信会引发市场观察者们一致讨论,如果这是资金在没有好的出处的情况下做的选择,那只是说明市场需要一次调整来使场外资金重新回家。如果不幸,是有资金恶意而为之,那之后的风暴或许会猛烈得多,建议中短期谨慎为上。

到底是魔丸还是灵珠?交给时间来回答。

责任编辑:张维嘉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