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2020-11-06 10:26 新华出版社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一句名言。

“傲气”与“傲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傲气”,是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傲骨”,是自尊不屈的气度。

由此而言,徐悲鸿的这句话就是说,做人不可以有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但却不可以没有自尊不屈的气度。

做人这样,做官更应如此。所以,我把徐悲鸿的这句名言送给领导干部做个提醒。

为什么要送给领导干部做个提醒?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领导干部身上有“傲气”,但却没有“傲骨”。对上像和珅,对下像泰森。

有的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就自以为自己了不起,面对群众,盛气凌人,唯我独尊,这是有傲气;而面对金钱,则伸手捞之,蝇头小利,就会低下高贵的头,这是“无傲骨”。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就是如此。

李真在进监狱之前,他的汽车在马路上行使,从来没有红绿灯的概念。年纪大的警察都认识李真的车,见他闯红灯,也只能装作没看见,任其扬长而去。

一次,有位新警察刚刚上岗。他看见有一辆小轿车闯红灯,便上前示意停车,想纠正违章。

李真把车窗玻璃摇了下来,随口吐了这个警察一脸唾沫,然后驾车扬长而去。这个警察知道了李真的背景之后,是敢怒而不敢言。

李真在人民群众面前傲气十足,但在金钱面前,却没有一点儿“傲骨”,不择手段地弄钱。弄来弄去,最后走上了断头台。

其实,不独李真,胡长清、成克杰、郑筱萸、王怀忠、李春城、万庆良、陈川平、潘逸阳、朱明国等贪官污吏,莫不如此。

2018年8月3日《瞭望》新闻周刊刊载的《合肥市公安局落马局长程瀚“一霸手”的霸凌嘴脸》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民警起立敬礼慢了,上去就是一耳光;一言不合,打掉副局长一颗牙;开会动辄大骂,没人敢抬头平视;酒桌办公,下属要称其“老板”列队敬酒表忠心;情妇数名,大多为女下属;开房被偷拍后,会私派警力“上手段”跨省抓人……

说实话,要不是《瞭望》新闻周刊的报道,打死我都不会相信,这是安徽省司法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此前曾任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的程瀚所为。

他也跟李真一样,在下属群众面前,傲气冲天,在金钱这个孔方兄面前跪地磕头。“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程瀚,1963年11月出生,1985年7月大学后即进入省公安厅工作。2006年~2015年2月,被告人程瀚先后担任安徽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合肥市公安局局长、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等职。被告人程瀚在此期间,利用担任上述职务上的便利,为单位或个人在企业经营、案件处理、汽车牌照办理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特定关系人索取或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95.523644万元。”

多行不义必自毙。2018年7月13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安徽省司法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以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00万元。

由此可知,领导干部如果有傲气,而没有傲骨,最终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一,无傲气,有傲骨,方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谦虚谨慎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行。领导干部具有这一品行,才能密切联系群众,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如果有了傲气,就会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就高人一等,从而失去一颗平常心。

领导干部如果失去了一颗平常心,就会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做官当老爷,严重脱离群众。一个严重脱离群众的领导干部是要受到群众唾弃的。

因此,领导干部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权力再大,也是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位置再高,也是组织信任而委托的。手中的权力,身处的位置,只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条件,而不能成为傲视人民群众的资本。

第二,无傲气,有傲骨,方能“浩然正气照千秋”。正气,是指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或风气;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领导干部有傲骨,才能具有浩然正气。在我国,最早提出浩然正气的是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孟子认为,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强的。一个人如果有了“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愧怍、无所畏惧。孟子还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浩然正气的主要表现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困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品格和节操。

第三,无傲气,有傲骨,方能“留的清白在人间”。清清白白做官,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湖北省武汉市著名优秀信访干部吴天祥为什么能清白做官?就是他身上没有傲气,但却有“傲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谦虚谨慎为党和人民工作,但却从来不收取别人的钱财礼物。

多年来,吴天祥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识了300多个“穷亲戚”,为许许多多的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吴天祥帮助过的“穷亲戚”也想着报答他。比如,吴天祥曾帮助水果湖街道的袁师傅的儿子联系好了工作。袁师傅为了表达谢意,给他送来了1万元钱,并说,这事谁都不晓得。但是,吴天祥却告诉他:“党性晓得,党纪晓得,共产党人的正气晓得。”

在对待别人“回报”的问题上,吴天祥有一句名言:“我要是收了别人一分钱,自己就不值一分钱。”

对于吴天祥的做法,有些人不理解。有一位同事就问过他:“你工资不高,这钱从哪里来?”吴天祥告诉他:“我不吸烟、不喝酒、不喝茶,早上吃面条,中午、晚上都吃素菜,也不买高档衣服、鞋子,所以总有钱送给困难群众。”

有一天,吴天祥的妻子上街买菜,路过募捐点。她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劝捐者说:“你要向吴天祥学习,他上次就捐了2000元。”被劝捐的人回答说:“吴天祥是个苕(傻瓜)。”

回到家,吴天祥的妻子把听到的话告诉了吴天祥。吴天祥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了以下这段话:

“我就是要当党和人民的傻瓜,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

正是这种铮铮“傲骨”使他成为人民优秀的信访干部。

吴天祥始终坚持“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的人生观,在人民群众面前没有任何傲气。2019年9月25日,他被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古往今来,有“傲骨”者,方能“留的清白在人间”。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就是如此。他“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傲骨,为后世所景仰。(本文节选自《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ISBN:978-7-5166-5122-3

刘玉瑛 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0月

定价:42.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