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21世纪战争论》丨克劳塞维茨是名人吗?

2020-12-21 10:02 新华出版社

如果克劳塞维茨如今还在世的话,也许已经完成了他的著作。他51岁死于霍乱时尚未完成此书,如果活在21世纪,他可能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看着自己的书被译成不同的版本。也许他的书会被编辑批评,当在机场书店里浏览时,会发现诸如《克劳塞维茨的6种领导能力课》等书籍。我们可能会在网上看他的讲座,甚至会看到他关于大中东问题的战略评论。

当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获得授权为乔布斯作传后,陆续出现许多相关书籍,《乔布斯身上的10种领导技巧》《6堂管理课》和艾萨克森自己为《哈佛商业评论》写的《14堂真正的领导能力课》。苹果创始人的逝世让其耀眼的人生过早结束,当然对于克劳塞维茨来说亦是如此。管理学家兼作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告诉《变成乔布斯》的作者,如果乔布斯能活到55岁以后,他的第三阶段人生“将会非常吸引人,但我们看不到这一幕了”。我们也同样无法看到克劳塞维茨生命的第三阶段。

这只是两人生活众多对比中的一个。传记《变成乔布斯》叙述了他的英雄历程,从最初缺乏管理技巧的乔布斯,转变为苹果的乔布斯。最初的克劳塞维茨是一个至少参战33次的士兵,后来的克劳塞维茨是《战争论》的作者,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他在学校的那段时间令他成为著名军事理论家。乔布斯第二部传记的作者认为他是一个商业天才。同样,不管其本人承认与否,克劳塞维茨也被认为在理论研究方面天赋异禀。尽管人们把乔布斯比作爱迪生和亨利·福特那样的人物,但艾萨克森发现许多和他共事的人也觉得他是个“令人讨厌的人”。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克劳塞维茨和蔼可亲,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他是个具有启发性的师长,他的一些同事发现其内心深处是异常封闭谨慎的,甚至让人不可理解。

所有的这些都是异想天开吗?可能是,但我不这么认为。克劳塞维茨一直受到人们的种种猜测,虽然他解读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但他并未受时代的约束。

对于其个人的认识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希特勒说克劳塞维茨教会了他一切。克劳塞维茨深深地吸引了恩格斯。他是受到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Basil Liddell Hart)严厉指责的“数量教主”。美军带有严重倾向性地解读原著,得出一个完美、具有民主倾向的克劳塞维茨。他既是缺乏想象力的普鲁士军官,也是打破普鲁士旧思想的浪漫主义英雄,用今天的新词形容就是“跳出固有思维模式”。

他经历了这么多的解读重塑,我想按照当今时代重读克劳塞维茨也是很自然的事。如果克劳塞维茨现在还活着,他会成为政府的战略咨询顾问吗?或者是类似兰德公司那样智库里的一员?他是否会参加军事作战而不是教学?有另外一个问题:他是否会来到美国在国防大学或战争学院寻求一个教职?《战争论》是否会面临着“不出版就淘汰”的境遇,或者变成他转型为明星的通行证?

当然,问题是在他所处的时代没有名人或公共知识分子。作家们不会给自己喜欢的事物打分。事实是当时没人关心他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他变得固执己见的原因。我怀疑如果他今天还在世的话,肯定不会乐意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点击率或曝光率这种方式疯狂传播,但他仍然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要告诉我们。

丽贝卡·纽伯格·德斯坦(Rebecca Newberger Goldstein)的《柏拉图在谷歌普勒克斯》一书,将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带到了21世纪,在一个心理分析学家和虎妈之间建立起一个关于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的辩论桥梁。阅读这本书后我得到灵感开始写书,我试图把克劳塞维茨带到现代,他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也是最好的军事理论家。我虚构了三次讨论,分别是:西点军校的一个研讨会、华盛顿某智囊团关于反恐战争的讨论、伦敦某个沉闷的军事历史学术圈里的一次餐后讨论。

这种尝试不可避免地要冒着破坏严肃性的风险。无论何时当你处于思维试验中,一定要确保与现实保持较近的距离。第一次小说化的尝试是克劳塞维茨从奥林匹斯山写的一些讽刺性信件,出自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作冯·伯尼茨的(Capt.von.Ponitz)克劳塞维茨崇拜者之手,他是萨克森军队的一名军官。接下来的一次虚拟讨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陆军军事评论》上面。克劳塞维茨和其当今最主要的追随者简·威廉·霍尼格(Jan Willem Honig)之间发生的另外一次“相遇”出现在一本书中的会谈里,其中还包括许多对军事感兴趣的已逝著名哲学家,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利,这里面克劳塞维茨是作为一个想法奇特的老人出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克劳塞维茨。我希望他今天能够来到西点军校的一次讨论会,加入军校学生们的辩论中。

毫无疑问,他对学生们的行为会感到吃惊:不停地打开手机查看邮件、博客,防止错过任何新闻,但他熟悉的是学生们使用的专业名词和讨论的内容——例如“重心”,或者讨论未来战争的本质是否会改变。他还会发现学校的环境没有太大改变,军装变化不大,军校生活也和过去差不多。

但他肯定对女性成为军人感到吃惊,也会被我们常常使用的首字母缩略词吓到。我相信他会很讨厌我们现在所说的许多军事暗语,例如作战空间、间接损害、摧毁、有效载荷、非致命转移、风险投入、轻足迹和动态情况等等。即便他能理解其含义,也仍然会讨厌这种无聊的说法。

想象一下克劳塞维茨在年轻人面前会说什么呢?我估计虽然是非正式接触,但他会和现在的学生们打成一片。我想他会很乐意被人们想象成一个和蔼的老人,我像他的一个朋友那样去塑造、设想其形象——热情,谨慎,但不是像19世纪末的讽刺画里那样一个不苟言笑的普鲁士军官。

我在这些虚构的事件中试图重现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朋友们心中的形象。我希望他能够对于自己的理论发现已经被现在的研究成果证明而感到骄傲,能自豪地发现他的号召力仍然很强大。仅通过观察我们就能对他的很多东西感到不可思议,对于他的很多正确观点,我们是依靠他所不具备的科技知识才认识到的。不幸的是,我们总是忘记他的告诫,总是不断犯错,而吸取教训的时候常常为时已晚。(本文节选自《21世纪战争论:重读克劳塞维茨》)

《21世纪战争论:重读克劳塞维茨》

ISBN:978-7-5166-4832-2

[英] 克里斯托弗•科克尔

新华出版社 2019年12月

定价:48.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