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1679—1726年)在清朝历史上称得上是有名的人物。他是拥立雍正继位的重要将领,雍正帝对他那是恩遇、宠信有加。但他最后却被雍正皇帝赐自尽。其教训不能不令人深思。
年羹尧怎么受雍正皇帝的恩遇、宠信?这里简单说两件事。
雍正元年正月,雍正帝下旨命令年羹尧来京,跟他共商地方事宜,“商酌地方情形”,并赋予重任;雍正二年三月,年羹尧因为平定青海部落叛乱有功,晋一等公。何谓一等公?清朝异姓功臣分为九等爵位,其中各种爵位又分为一、二、三等。这么说吧,“一等公”就是公爵里面最高的爵位。怎么个高法,我也说不大清楚,再说下去,我的有限的历史知识就露怯了。但我知道,“一等公”每年的薪水是700两银子。雍正皇帝曾红笔批示:“十年以来,从未立此奇功”;“总之皆你一人的好处”。
这么说来,年羹尧是位高权重薪水多。但是,他在权力巅峰处却仅仅待了半年左右,就跌落到山谷里了。
雍正二年九月,年羹尧奉命来京。十月十一日,雍正帝接见了他。要说能够受到皇帝接见这是好事一桩,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年羹尧在京城待了一个多月刚离京,雍正帝就在四川巡抚王景灏奏折上用红笔批示:“年羹尧今来陛见,不知精神不加,不知功高自满,有许多朕不取处。”现已“被朕看破”,“非无瑕之器”,“奏对之间错乱悖谬,举止乖张,大露擅作威福,市恩揽权情状。”
看看,皇帝不满意了。当年(1724年)十二月,年羹尧离开京城,抵达西安,给皇帝上了个折奏:我在圣上身边工作了三十多天,对您没有什么大的帮助,而我自己却犯了许多错误,我反省自己扪心自问,惶恐汗下。
(原文:“奔走御座之前三十余日,毫无裨益于高深,抵自增其愆谬。返己扪心,惶汗交集。”)
雍正皇帝接到奏折,于十二月十一日,在奏折上批了这样一段话:
大凡为人臣子的,图谋建功立业容易,真正成功立业的难;成功立业容易,能守住把持功业的难;能守住把持功业容易,能终生守住把持功业的难。如果依仗功劳来干坏事,一定会招致反恩为仇。这历来是人之常情。功臣要得以保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靠君主防微杜渐,不让功臣们陷于危险境地;二靠功臣们自己相机行事,自己不至于蹈其险辙;三靠大小臣工避嫌远疑,不把功臣们推上绝路。这三者缺一不可,而最为关键的,是你们这些功臣不要没事找事。期望咱们君臣相互勉励,慎重对待。
(原文:“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返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尔等功臣,一赖人主防微杜渐,不令致于危地;二在尔等相时见机,不肯蹈其险辙;三须大小臣工避嫌远疑,不送尔等至于绝路。三者缺一不可,而其枢机在尔等功臣自招感也。……我君臣期勉之!慎之。”)
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一个功臣,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危地,踏上险辙,走进绝路,由功臣变为罪人。所以,必须慎重。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批上这样一段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年羹尧的居功自傲,专横跋扈。
在西安都督府,年羹尧也把自己弄得跟皇上一样,给人东西叫“赐”,吃饭称“用膳”,请客叫“排宴”。他在雍正二年十月进京觐见途中,居然命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着迎送他。抵达京城,王公以下官员出城跪迎,而年羹尧居然坐在马上,安然行过,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更有甚者,年羹尧在雍正皇帝面前,居然像簸箕一样两腿张开坐着,所谓“箕坐无人臣礼”。
于是,年羹尧在结束觐见回任之后,就接到了雍正皇上的那道谕旨,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尧的境遇就直转而下。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下了处死年羹尧的谕旨。雍正四年,年羹尧被赐自尽。
年羹尧死后,雍正又用红笔批示:“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尧乃一榜样,终罹杀身之祸。”
年羹尧之死告诉后人,即使功劳显赫,也不能自我陶醉、志得意满,更不能功高盖主。
老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踮脚而立者站不长久,跨步而行者走不快。仅靠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自以为是者判断不清是非,喜欢自我夸耀者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者不能长久。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二十四章》)
这里,老子告诫“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等骄傲自大的人,如果妄自尊大,就如同“企者”和“跨者”,是立不住,也走不远的。
可叹,年羹尧。他如果能读读《道德经》,听从老子的教诲、忠告,恐怕就不是那样的下场了。可惜,没有“如果”,只有后果。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泾溪》诗中云:“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虽然明白如话,但道理却深邃隽永。人生如同扬帆远航。滩险急流处,鲜见翻船者;平流无石处,屡见落水人。一个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千万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功高盖主。
“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术业有专攻”。要知道,盲目地自我陶醉,比面对的公开的挑战更具有危险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高必危,自满必溢”。盲目地自我陶醉,就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获得成功,不要以为自己就很完美;取得成就,不要以为自己就功高盖世;有点名声,不要以为自己就名震全球;身居高位,不要以为自己就不可一世。做人做官都还是低调一点好。
(本文节选自《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
《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
ISBN:978-7-5166-5457-6
刘玉瑛 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0月
定价: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