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曾国藩家风》对当代家族传承的八大启示

2021-02-02 13:59 新华出版社

曾国藩家族的奋斗、传承史,对我们今天的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家族传承、社区建设、自我修养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每一个家庭,即使是最普通的家庭,都可能发展为名门望族,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能成为自身家族发展史上的创始人或事业的奠基者,前提是需要像曾国藩家族及其成员一样的勤奋、努力。

二是家庭建设的关键在于家风。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家庭之中,日后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的组织学习、工作,可能会变换很多不同的单位,但家这个组织却是终生的。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感受、幸福指数,直接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好的家风标准是“和”,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家庭与外部关系的和谐,更包括心灵的和谐。

三是家族传承要有“魂”。“魂”是家族成员,特别是家族代际成员间共同认可、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家族只有财富、只有权力,却没有“魂”,就不会是凝聚力高的家族,其传承和发展肯定要受到影响。目前,家族传承领域关注较多的是家族企业的传承、财富的传承,家族企业传承重点关注企业的控制权、所有权、经营权如何长久保持在家族手上,财富传承重点关注家族财富在传承中如何保全、保值、增值,对家族“魂”的关注少,在核心价值观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少。缺乏“魂”的家族,在传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家族成员间因理念不同、利益纠纷、财产分割等而引发的矛盾,而这类矛盾是导致家族解体、衰败的重要因素,历史和现实中有无数的案例。

四是富贵家族要有忧患意识,要保持寒士家风,过简单生活。对于我们社会中的富裕家族、上层家族来说,一定要防止子弟养成骄奢习气,即使家族条件再优越,也要让子弟养成奋斗的习惯。过简单生活,保持寒士之风,不是有钱不花,而是要避免铺张浪费。

五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和教育的品质。目前,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教育条件,加入了择校、买学区房的大军之中,还有一些家长让孩子读天价学校、贵族学校,却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更不要说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其实,相对于外在的学习环境来说,家庭教育更重要,在关注教育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应关注教育的实际品质,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者父母不能给予很好的言传身教,那么他的成长之路将会遇到更多坎坷,他的心灵会更加孤独寂寞,其未来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

六是要有意识地学习修身养心保生之道。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让他们接触、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今天的学校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很少涉及修身养心保生方面,这造成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心灵非常脆弱,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走极端。强大心灵和健康体魄是幸福生活、辉煌事业的基础,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学习修身养心养生之道,从小就懂得如何保养身体、调节心理。

七是社区建设、国家建设要和家庭建设结合起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好了,社区、国家才能建设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是相通的,今天我们也要在家庭建设、社区建设、国家建设之间寻找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纽带,把家庭、社区和国家串联起来。

八是中国家族传承离不开中国式智慧。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在家族传承领域亦然,强调制度在家族传承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文化观念中,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家族财富的传承,抑或家族接班人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不过,近年来,不少学者更加关注传统文化与家族传承的关系,特别是对中国家族来说,如果不能在文化上和中国保持同步,不能在文化上受到家族所在地人的认可,那么,这样的家族,其培养出的接班人,是很难适应中国土壤的,其家族传承也是很难长久的!马云曾说:“阿里巴巴要选接班人,不能采用西方的管理方式,认为只要从外面聘请一个总裁,企业就能传承好,这是不对的,企业要保持传承,必须从内部培养接班人,培养那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培养那些能获得认可的人。”这是具有洞见力的言论。对那些真正关心自身家族传承的人来说,中国传统智慧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而只有扎根于中国文化,扎根于中国的深厚传统,家族才能根深叶茂、传承久远!

(本文节选自《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家风》

ISBN:978-7-5166-2725-9

姜志勇 孔珍珠 著

新华出版社 2016年9月

定价:30.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