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第三款国产新冠疫苗即将问世!一针完事儿!研发公司5年亏8亿,终于要熬出头了

2021-02-25 06:42 中国财富网   匀音   原创

2月24日,市场等来了好消息,那就是国内即将迎来第三款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

对研发公司康希诺来说,随着该产品流入市场指日可待,5年亏8亿的苦日子,似乎也终于能熬到头了。

第三款国产新冠疫苗即将问世

24日午间,康希诺生物-B率先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于2月21日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附条件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随后晚间,公司在A股同步了这一好消息,宣告首款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即将问世。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据了解,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商品名为“克威莎”,是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共同开发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单针接种即有保护力。公告显示,该疫苗目前在巴基斯坦、墨西哥、俄罗斯、智利及阿根廷5个国家开展了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已完成4万余受试者的接种及期中数据分析。

根据公司公布的数据结果,对重症来说,单针接种该疫苗28天后保护效力为90.07%,单针接种14天后为95.47%;对所有新冠症状来说,单针接种28天后,该疫苗的总体保护效力超过65%。

除单针接种易于推广外,该产品储运条件也相对便捷。据此前消息,克威莎在2~8℃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3个月,在25℃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2个月,在37℃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3周,受到不少国家的热烈期待,目前已获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紧急使用权。

二级市场上,虽然受24日香港上调股票印花税税率影响,康希诺生物-B全天下跌4.78%,收于354.2港元/股;但康希诺A股全天微涨1.87%,收报469.60元/股。不过就股价走势看,随着上述消息发布,公司午盘明显获得大幅拉升,其中港股涨幅一度达到7.63%,A股涨幅一度超过11%。

就新冠疫苗的总体情况看,当前我国共有两款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分别为2020年12月30日获批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2021年2月5日获批的北京科兴中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递交上市申请到获批上市,这两只疫苗仅用时 8 天和 3 天。

“依照前两款疫苗的经验,预计克威莎的上市步伐也一定会快马加鞭。”某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财富。

康希诺5年亏8亿

根据公开资料,康希诺于2009年成立,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符合中国及国际标准的疫苗产品,拥有腺病毒载体疫苗、结合、蛋白设计与重组、制剂四项技术,2019年先于香港主板上市,随后于2020年7月获批登陆科创板,作为首只“A+H”疫苗股,一出场就吸引了大批资金关注。

港股上市首日,康希诺生物-B股价大涨57.73%,达到34.7港元/股;回A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更是一路飙升87.45%,达到393.11元/股,盘中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上市两年来,顶着“A+H”疫苗股光环,康希诺生物-B股价最高达到450港元/股,距上市大涨15倍;康希诺A股最高涨至577元/股,累计涨幅虽不如港股,但就盘面走势看,均是一路高歌猛进。

市场的追捧来自于对新冠疫苗前景的看好,不过就公司业绩看,由于此前皆未有疫苗产品实现商业化销售,康希诺一直没有实现盈利,且亏幅逐年攀升。

财报显示,2016年至2019年,康希诺归母净利润分别亏去4990万元、6450万元、1.38亿元、1.57亿元。2020年年报虽尚未发布,但根据业绩预告,公司归母净利润或再亏4亿元至4.3亿元,同比增加155.1%至174.3%,亏幅继续扩大。

图片来源:Wind

公告显示,亏损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研发费用大幅上升达到4.4亿元-4.7亿元,研发费用增加超过2.88亿元。康希诺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持续推进相关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展,积极推进临床试验,研发费用大幅上升。

幸运的是,随着当前克威莎即将问世,康希诺“亏个底掉”的日子或许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不仅是公司给自己交出的一份靓丽答卷,更是给投资者的最好礼物。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康希诺A股共有2.17万户投资者,前9大流通股东皆为新进。其中,私募广东尚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尚泰1号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市值0.71亿元居首,公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泓德远见汇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医药保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市值分别达0.62亿元、0.48亿元,位居第三、第四位。

图片来源:Wind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琼枝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