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两会“压轴大戏”来了!总理答记者问,围绕经济、就业、医疗、教育11件大事儿再发最“强”音!

2021-03-11 20:25 中国财富网   衣韵潼   原创

作为一年一度的两会“压轴大戏”,今年的总理答记者问依然备受关注。

此次,李克强总理共回答了11个记者提问,围绕经济、就业、医疗、教育、对外开放等社会民生热点金句频出,再发最“强”音!

(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谈经济

“经济增速6%不低了”

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作为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对于6%以上的GDP增速目标是否有些低,李克强认为,今年经济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6%以上的增速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

“去年没搞‘大水漫灌’”

李克强表示,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

“去年没搞宽松政策,今年也没有必要‘急转弯’”

谈及今年的宏观政策基调,李克强表示,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谈就业

“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谈及就业问题,李克强称,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把就业放在首位。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

“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

“今年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李克强称,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

“给予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用机制办法解决职业伤害问题”

李克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老龄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李克强表示,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谈市场

“要让市场主体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市场主体的活力是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李克强表示,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

李克强表示,今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对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要坚决打击”

李克强表示,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谈疫情

“下一步愿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病毒科学溯源”

谈及疫情溯源问题,李克强表示,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

谈医疗

“今年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全部异地报销。”

对于颇受关注的医疗问题,李克强指出,今年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老人为此烦心。

谈科技强国

“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根基。”

“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李克强称,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谈及技术“卡脖子”问题,李克强坦言,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

李克强表示,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

谈民生

“政府支出要更多地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民生领域倾斜”

教育医疗改革是民生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李克强透露,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

“在养老托幼的社区服务业给予税收等优惠支持”

在养老托幼方面,李克强表示,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谈中美关系

“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

李克强表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谈对外开放

“中国将缩减外资来华‘负面清单’”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李克强直言,目前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因此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