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工商银行公布2020年经营情况。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净利润为3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1.4%。根据董事会建议,工商银行2020年度普通股预计派息总额为948.04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66元。
普惠贷款增幅达58%
数据显示,工商银行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拨备前利润为5948亿元,净利润为3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2%和1.4%。截至2020年年末,集团总资产突破33万亿元。
2020年工商银行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的总量、增量保持国内首位,其中,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88万亿元,同比多增5491亿元;债券投资比年初增加1.19万亿元。
工商银行全力推动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2020年,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增幅达58%,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其中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4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85万亿元。同时,落实好延本延息政策,为10万多客户缓释还本付息压力,涉及贷款1.5万亿元。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未来将不断打造工商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新优势,将“低碳”要素全面纳入标准制定、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业绩考核、前瞻研究等领域,持续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投融资规模,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金融服务。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资产质量方面,工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统筹兼顾,在实施延本延息政策的同时,做风险排查和风险化解工作,确保影响可控。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8%,拨备覆盖率为180.68%,资本充足率达16.88%。此外,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首次实现年度为负,逾期贷款率、关注贷款率较年初分别下降16BP和50BP。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但有信心确保工商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总体可控。
谈及延本延息贷款对工商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王景武表示,压力客观存在,但影响可控。一是在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预期下,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将加速恢复,因疫情带来的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将得到缓解,有利于银行化解相关的延本延息贷款风险。二是工商银行已经做了较充分的准备。2020年已提前消化了一些出现实质风险的延本延息贷款,为今年继续逐步、有序释放延本延息贷款风险,平滑对资产质量的影响留足了缓冲区间。三是随着疫情好转和经济加快恢复,存量延本延息贷款逐步恢复常态,风险正有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