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田欣鑫)4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全面推行注册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当前应积极地为下一步全面推行注册制创造条件。
(肖钢 中国财富网 李林摄)
肖钢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才三十年,时间很短,但发展很快,现在位居全球资本市场第二位,自己跟自己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注册制作为一个新的发行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一项“牵牛鼻子”的工程,势必要带动和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变革。因此,整个市场生态的变革需要培育的时间。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要讨论如何实现监管转型,由事前的监管更多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另外,关于投资者的保护,以及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问题,以前普遍认为违法成本很低,但现在《刑法》《证券法》等都做了修改,违法成本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
肖钢表示,以上涉及到市场所有的监管主体与参与主体,在建设的过程中,制度也需要磨合。当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在注册制推进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磨合和完善的问题,因此,这个时间是省不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磨合可能会有一些阵痛,但都只是暂时的。”肖钢指出,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各方面的磨合就会变得更好,所以也不要因为当前的一些问题,就对注册制的改革产生疑虑或担忧,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改革的方向继续推进。
当然,注册制的改革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趋向,这一点应该坚信不疑。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一定要留有培育的时间,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丧失信心,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来全面推进改革。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与境外市场相比有哪些优势的问题,肖钢表示,中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很好,中国投资者的数量位居全球之首,一个市场要成功、要有活力和韧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的流动性,这是市场的灵魂。中国证券市场完全具备发展成为有活力、有韧性市场的条件。
对于中概股的问题,肖钢指出,中国证监会和美国证监会曾就中概股的审计问题达成备忘录。不过,美国抛开双边达成的协议,单方面出台一些法规和行政命令,一方面不利于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融资,另一方面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能有效促进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对美国的中介机构、服务业的发展利好,如果大量的中概股回归,美国自身利益也理所当然受到损害,因此,这是损人害己的做法。“不应该将证券市场的专业事务和监管事务政治化。”
中概股回归,一方面可以回到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因为香港同样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能够实现自由兑换和自由流动,因此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中概股也可以回到A股市场,这对于改进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中概股企业的发展红利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