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图豪掷1亿美元3次出手购买比特币成为市场热点话题。市场上对比特币的讨论热度再度“炸锅”,还有网友对美图的行为表示质疑,“比特币现在这么‘贵’也敢投,互联网公司钱这么多吗?”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对外投资的案例不在少数,一年数十上百的投资项目也是稀松寻常,以腾讯为例,2021年第一季度,腾讯出手87次,数量甚至超越了以投资发家的企业。
阿里爱独资
企查查发布的《2011—2020年阿里巴巴投资数据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阿里巴巴对外投资了433家公司,投资总额达8276.9亿元。
《报告》指出,在阿里巴巴投资的企业中,有97.5%的投资活动发生于2011年至2020年间,其中投资高峰期在2018年,这一年阿里对外投资了117起,投资额达1980亿元,平均每天要投出5.42亿元。
来源:企查查
《报告》还显示,阿里巴巴有独立投资倾向。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独立投资达292起,占总投资的34.1%。换句话说,阿里巴巴喜欢直接控股目标企业,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另有资料显示,阿里巴巴主要通过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几个主体来进行对外投资。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投资了分众传媒、众信旅游等。来源:天眼查
A股方面,阿里巴巴投资了15家左右上市公司,包括分众传媒、美凯龙、申通快递、华泰证券、美年健康等,其中单笔持股市值最高的为分众传媒,约为70亿元。
腾讯偏爱娱乐
相比“控制欲”满满的阿里,腾讯的对外投资规模虽与阿里巴巴旗鼓相当,但其投资风格更倾向于财务投资,更爱“只负责出钱,不拿主意”的方式。
“有些互联网公司似乎习惯于‘先入股,再增持,直至控股’的策略,用被投公司去扩充自己的主营业务。但那不是腾讯的风格。”资深互联网观察分析人士裴培对此指出,腾讯的大部分对外投资,均符合企业风险投资的定义,其特点是不以财务回报为唯一导向,而是具备多种多样的导向,以及更长的投资周期,并给被投资的企业提供业务层面的指导。
裴培进一步表示,“毫不夸张地说,假如腾讯没对企业投资,很多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可能不会这么顺利,有可能长到一半就被迫并入更大的企业了。”京东、快手等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公司就是腾讯企业风险投资的典型例子。
从投资收益情况来看,2020年是腾讯“收获”大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腾讯的投资收益达到695亿元,与2019年的207亿元收益相比,腾讯2020财年的投资收益上涨达236%。
据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0年透露,当时腾讯已经投资了800多个案例,其中独角兽超过160家,上市公司超过70家。另据腾讯2020年财报,2020年底,腾讯所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达9819亿元。
从“被投”公司的领域来看,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游戏、文娱传媒、体育等“娱乐”行业仍是腾讯投资的最爱。
来源:IT桔子
投资路径方面,腾讯的持股方式与阿里巴巴相似,多是通过旗下子公司来完成。具体来看,腾讯常用的投资“马甲”有林芝腾讯、腾讯产业投资基金、腾讯信达、腾讯计算机、腾讯科技、腾讯信息等。
在A股市场中,腾讯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有16家,当前持股市值在290亿元左右,包括中国联通、金山办公、永辉超市、世纪华通、四维图新、海澜之家等。
来源:同花顺问财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腾讯的对外投资进程在继续加快,仅在第一季度就投资了87个项目,超过“高瓴资本”以及“红杉资本”等头部投资企业,成为当前投资次数最多的资方。
来源:企查查
字节跳动爱“插旗占地”
相比互联网“老大哥们”,字节跳动属于较为年轻的存在,其投资眼光虽不如腾讯、阿里巴巴那样老练毒辣,但对外投资风格与阿里巴巴类似,字节跳动也爱“拿主意”。
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崔凡表示,字节跳动热衷于并购,其对外投资中的独立投资占比近8成,“要么一轮游,要么彻底拿下。”
有业内人士对此解释,如果字节跳动成为了前三大股东,那么别的互联网巨头很难再“进来”。
从投资数量来看,字节跳动的投资数量正在悄然加速。据相关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在2021年前三个月已产生投资16起,或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字节跳动拥有控制权的企业已经达到218家。
字节跳动成员企业时间表。来源:企查查
企查查数据指出,2021年字节跳动的16起公开投资,每一起都瞄准了热门赛道,从视频会议、跨境电商、火锅生鲜到互联网医疗,字节跳动的旗帜插满了每一个可能诞生“独角兽”的山头。
也有分析师指出,字节跳动上天入地的投资方式实属无奈之举,不愿错过风口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执念”,但能像腾讯一样,对外投资“效果显著”的案例并不多,风口过去被摔成“猪头”的案例却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