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撞上大运的赵构

2021-04-16 14:45 新华出版社

赵构刚出生的时候,似乎就是个与皇位无缘的孩子。

大观元年(1107年)五月乙巳日,赵构生于东京汴梁的皇宫里。父亲是宋徽宗赵佶,母亲是王妃韦氏。后代的史官拍马屁说赵构出生之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道赤光照耀着产房,多日没有散去,暗示他天生就有大富大贵的命运。“后见之明”的史官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能全信的。例如,史官说无赖出身的刘邦是她妈在梦中和白龙交配生下的,出生时雷电交加云云。请问有几个读者相信这样的“祥瑞”?在赵构之前,宋徽宗已经有八个儿子了,而且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儿子。风流的宋徽宗后宫佳丽不可计数,单单姓王的妃子就有上百人。赵构的生母韦氏只是一名不得宠的普通妃子,并且出身卑贱,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赵构也只是一名普通皇子。

三个月后,赵构就被授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虚职,封为蜀国公。第二年正月又晋封为广平郡王。当然,赵构不需要真正地参政议政。他的童年是在皇宫大内度过的。他的官方传记这么评价他的童年生活:“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这句话也是典型的拍马屁的话。它表明赵构从小就接受了贵族教育,至于学得怎么样就很难说了。即使赵构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史官也会说他“博学强记,天资聪颖”。相比而言,父亲宋徽宗更喜欢赵构的大哥赵桓。赵桓颇得父亲的文才和风流,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明确立为皇太子。

赵构深知无论能力才学,还是宗法或者年龄,将来都坐不了父皇的宝座,便颇生出一股超脱、随性的味道。他的兴趣爱好不在吟诗作画,而是喜欢书法和骑射。赵构早年苦练骑射,能挽起一石五斗的大弓,达到了入选大内侍卫的要求。赵构还向下人学习相马,善于区别马匹品质的优劣。他曾自负地说自己只要听到马的步骤之声,即使隔着墙壁他也能听出马的好坏。几十年后,赵构在和武将们交谈的时候,还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宣和三年(1121年)十二月壬子,将满15岁的赵构晋封为康王。一个月后,被视为成年的赵构搬出了皇宫,住进了藩王府。

命运和家人都给赵构安排了安逸的藩王生活。皇宫外面的汴梁城是个花花绿绿的大世界,住着许多藩王。充裕的财富和多彩的都市生活为藩王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绚烂的都市。宋徽宗正和宠臣蔡京、王黼、童贯等人搜尽天下财富,营造占地数十里、高百米的恢宏庄园,希望集天下美景于一地。王朝的税赋、人才和宋徽宗看中的花花草草源源不断地通过大运河、驿道汇聚到汴梁来。当时从山东搬来了一户小有名气的文人夫妇,男的叫作赵明诚,女的叫作李清照。他们出身官宦人家,在汴梁寻觅了一座小宅院住下,不时发表一些诗词文章。一次他们看中了一幅画,借回家来把玩了好几天,终因凑不齐买画的钱,只好悻悻将画送回。可见当时汴梁贸易和文化之盛、物质生活之不易。康王赵构也徜徉在汴梁的繁华之中,构成了汴梁的风景之一。

(本文节选自《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

《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

张程 著

新华出版社 2021年4月

ISBN:978-7-5166-5640-2

定价:68.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