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或“传统型”模式可视为一种学术学徒制,强调在某领域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书面文本(论文)。近年来,这一重心稍有转移,更重视学习过程本身以及未来职业中所需的一系列技能的获得和进一步培养。
传统型模式的博士论文写作阶段介绍如下。不过请注意,这一顺序往往是循环式的,而不是线性的。例如,查阅相关文献会与其他大多数工作并行。同样,初始研究计划还会在后期重新审视和修改。
研究课题和初始研究计划的形成
这一阶段会涉及如下方面:
◆确定选题范围并阐明总体目标
◆采用可行性标准评判感兴趣的领域
◆细化选题范围,找到更清晰的侧重点
◆将侧重点变成研究问题
◆从研究问题中提出假设,或是反过来从假设中提出问题(有
些研究项目如此)
◆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说明理由
◆根据上述内容撰写一份书面理据
相关文献的综述
研究课题逐步细化前后都需要文献阅读。不过,研究的问题一旦明确,就可以减少探索式阅读而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阅读。通过笔记可以记录所读过的内容及思路。笔记不仅总结他人的观点,而且可以通过分析性的笔记对观点做出回应。做笔记这种写作在博士研究的最初阶段至关重要,这一点是有道理的。因为作者有可能会间隔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据此重新联结自己的思路。
论文框架的制订
某些对博士论文的期望未明说,却是大多数学术领域公认的。首先,要求论文本身的结构能指导读者阅读论文。作者有责任对论文进行合乎逻辑的谋篇布局,而不要靠读者努力去理解论证的实质并勾勒其发展脉络。
初稿章节的撰写:一般原则与潜在问题
这一阶段会涉及以下方面:
◆确定读者群
◆在考虑写作风格的同时做到阐述清晰
◆力求连贯:整个章节围绕论点展开
◆提供有效参考和充分证据支撑论点
◆控制文章篇幅
◆明确作者本人立场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激励和约束自己写作
论文的校订与完稿
撰写初稿和初稿校订要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博士论文校订阶段有一整套专门的要求和技巧。博士论文文稿校订和定稿的清单对于论文成功与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每一阶段的写作类型各不相同。表1.1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写作任务,虽然这些任务会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注意,在本章后面讨论的其他类型博士培养模式有不同要求。无论本书哪里出现这种情况,都会强调它们的差异。
虽然本表格中有些写作任务在目前这个阶段可能还不够明白,但在本书后面章节中会一一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此处概述的目的是指出在研究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动笔写作的机会,而不只是在博士论文撰写阶段。
(本文节选自《博士生写作手册》)
《博士生写作手册》
[英]德斯蒙德·托马斯 著
ISBN:978-7-5166-5041-7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2月
定价:4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