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1-06-18 15:37 新华出版社

目前,人工智能对传媒业产生深刻影响,从内容生产自动化,到智能分发精准化,再到内容形态多样化和运营管理系统化,其业务流程和生态体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主流媒体加速融合发展及智能化进程

人工智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效应,一方面在于提高媒体全要素生产率。主流媒体沉睡的数据将被唤醒,业务的流程将被重塑,信息采集力、智能加工力、信息整合力、核查与判断力、协同力等全面增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将推动主流媒体更好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作用。通过把公共信息和服务资源纳入其中,使其平台化、入口化,进一步上下、左右打通,构建共享、共建的智能化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打造公共信息服务的智能媒体矩阵,或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新媒体业态将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将把现实世界以数字的方式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形成一个全移动和全连接的智能社会,社会治理、社会关系、人际互动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万物皆媒、万物互联、万众创作,带来的是信息的来源、规模、品类、形态的极大丰富和无限扩张。传媒业态和内容样态逐渐增多,“四全媒体”内涵和外延都将继续扩展,新平台、新终端、新交互工具不断演化迭代,机器人新闻、传感器新闻、区块链新闻等新闻品类将蓬勃发展。

三、行业巨头愈发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要素的进展。随着算法模型持续优化、数据深度积累、计算能力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将获得更快速全面的发展和应用。下一步科技公司技术研发将致力于专用芯片、算法平台和垂直数据为重点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数据+平台”的云服务模式将逐渐深化,人工智能基础服务提供商不断积累数据,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体系的优化、基于脑科学研究的类脑智能、基于脑机接口的混合智能等多种技术路径,推动人工智能质的飞越。主流媒体将着力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历史数据质量差等问题,逐渐向人工与自动标注结合的方式转换,不断加大自动标注在整个标注环节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人工智能将逐渐覆盖新闻生产传播全链条,为解决采编审发、版权保护、盈利模式等痛点提供有效路径。

四、主流媒体集团与头部科技公司越来越强大

随着技术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作用增大,媒介组织形态将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主流媒体集团和头部科技公司拥有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并掌握着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数据、大算力等技术资源,具备更强的资源吸附能力,在传媒业中起到技术引领作用。一部分传媒机构因技术、资本、市场等实力较弱且缺乏转型动能,越来越不适应新业态竞争,逐渐边缘化甚至消亡。一部分传媒机构重新调整定位和战略,逐渐进入长尾市场,以头部媒体和科技公司为技术支撑,并为其提供相关外包服务或以垂直领域的内容和数据反哺。

五、人机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新闻工作者“四力”的未来常态

传媒领域人机融合、人机协同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将更深入全面地介入媒体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分发反馈等各个环节,机器人写作、大数据挖掘、无人机和卫星等应用将为新闻工作者延伸“脚力”、提升“眼力”、增强“脑力”、创新“笔力”开辟新空间,推动新闻工作提升生产力、开拓新领域、达到新高度。人工智能应用模式将从组织层面和项目层面走向个体化、常态化,逐渐像今天的办公软件一样普遍。新闻编辑室中人工智能专家从后台支持走向决策前台,与传统的媒体总编辑之间强强联合。“科技赋能+人文赋能”成为人机融合的新基点,机器智能是“工具理性”的体现,而人要更体现“价值理性”的温度与坚守。

六、媒体专业界限更加宽泛

技术赋能以及社会数据化消解了传媒业原有的边界,逐渐构建起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和传播方式。以技术为驱动、以场景为锚点的各类资讯类平台和非资讯类平台,都成为重要的流量和用户的入口、信息和数据的“出口”,MGC、UGC、PUGC等新内容业态蓬勃发展,使得记者和编辑的角色边界更加宽泛,算法和用户在传播体系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未来,专业人才和普通用户的媒介素养将深度重构,传统的文科专业为主的系将持续调整,人文艺术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相结合的跨专业、复合型特征更为凸显,算法工程师、生物工程师将更深入广泛地融入传媒业。

七、智媒体将提供更有温度的产品服务

情感分析技术将计算机视觉、深度神经网络、生物识别传感器和语音/文本分析相结合,以捕捉客户体验和欺诈检测中的人类情感,从而训练系统对这些情绪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和响应。随着情感分析技术从实验阶段转向更多的商业化应用,媒体将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和文本表达等多种模式,更好地感知受众的情绪变化,结合用户喜悦、悲伤等不同的情感状态,推送更贴近用户心境的新闻信息产品,同时更准确地研判大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情绪反应和舆论走向,推动舆情研究和舆论引导的科学化、智能化。

八、音视频生产消费将迎来全方位升级

以认知计算、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为支撑,音视频内容的生产消费正面临巨变。在生产方面,智能语音合成、视频自动剪辑、文图脚本生成视频等都已不再是梦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音视频内容的生产效率、拓展创新创意的空间。在消费方面,随着智能音箱、镜子等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手环、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电梯屏等户外智能屏幕的不断发展,基于不同场景的音视频内容消费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短视频在突发事件、知识技能、休闲趣味等内容方面继续保持着对用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终端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多屏联动能力的增强,高清、高品质的中长视频的消费需求将持续旺盛。值得注意的是,语音交互技术带来人机交互界面的重塑,音频内容正在成为“万物互联”的智媒时代重要的内容形式,帮助媒体开拓新的流量入口。

九、传媒业版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将不断增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批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速崛起的信息聚合平台不断占据着用户市场与流量,这些商业化平台并不生产新闻产品,而是以转载、转发主流媒体等的内容为主要生存手段之一,却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内容生产者的版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综合应用,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对新闻内容的追踪、记录和反馈将成为可能。未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进一步助力解决版权保护问题,提供内容变现、盈利模式创新的智能化技术支撑,将催生传媒版权领域的新规则与新生态。

(本文节选自《智能时代:媒体重塑》)

 

《智能时代:媒体重塑》

《智能时代:媒体重塑》课题组 编

ISBN:978-7-5166-5026-4

新华出版社 2020年5月

定价:48.00元

责任编辑:李艳霞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