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90岁的沃伦·巴菲特和96岁的查理·芒格在某媒体的专题采访“巴菲特与芒格——智慧的财富”上再次碰头,分享观点,金句频出。
这对加起来186岁的老人在一起已经共事了62年。在他们超越半个世纪的友谊里,二人携手缔造了长达50年的投资传奇,也让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成长为最具价值的商业巨头之一。
谈及两人的交情,巴菲特说,“我们能够与真正喜欢的人交往在生活中简直是一种奢侈,而这种奢侈的事情我们已经享受了60年。能够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以及交往你真正想要交往的人,这是生活中最妙的事情。”
“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
对于目前市场过热问题,巴菲特和芒格都认为美联储和财政部没有对可能到来的危机采取措施。两人表示,虽然在1934年大萧条结束后美联储吸取教训开始限制杠杆,但最终华尔街还是通过游说影响法规修改,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杠杆,同时进行私下交易,浑水摸鱼。
在这样的局面下,芒格率先提出,今天的监管应该着力修改法律,而不是再把人们带入他们承担不起的赌局,且交付环节也蕴含风险,使得现在整个市场都处于混乱之中。
“上一次监管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在整个西方世界遭受史上最严重的衰退之后——只有这种程度的衰退才会让政界有所反应。这一次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答案是:永远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芒格直言,目前中国政府正采取的措施就是他喜欢的“事前措施”。
“我们鼓吹的伟大的自由市场经济正让市场陷入疯狂的过剩,而中国政府正在阻止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对市场投机行为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在这个方面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芒格犀利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将阿里巴巴买成了第三大重仓股,持仓占比高达19%。谈及蚂蚁金融所面临的相关监管问题,芒格分析,马云这样的金融弄潮儿不适合涉足银行业,因为银行业本质上是与国家有担保关系的存在。
“马云此前的所作所为只是想不受限制地涉足银行业,而中国政府做了正确的事情,他们相当于告诉马云——小子,我们不会让你为所欲为。我不是说我们要全盘效仿中国,但我确实希望我们的金融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师法中国。”芒格说。
“参与Archegos的券商都是傻瓜”
针对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Archegos爆仓事件,芒格也作出了辛辣热评:“那些参与的券商都是傻瓜,而瑞士信贷是其中最大的傻瓜,受到轻松赚快钱的诱惑给黄比尔这样的内幕交易者放贷,最后尝到苦果。”
芒格表示,诚然这笔交易非常有诱惑性,可以轻松赚到快钱,但黄比尔是一个内幕交易者,来自最疯狂的对冲基金行业,而这个行业本身就喜欢用非正常的方式扩充信用,然后赚到异常高的利润,“全世界都知道这里充斥着骗子和傻子,但是他们充耳不闻,因为他们觉得正因如此才可以轻松赚钱。”
巴菲特同样表示,很久以前我们就学到一条规律——你不可能和一个不正直的人达成好的交易,如果你还对此心存侥幸,那我劝你最好放弃。因为当你达成这样的交易之后,你的对手方总是会赢,伯克希尔及我个人都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不正直的交易对手懂得更多邪门歪道,虽然他们最终可能会输光一切,但就单个交易来说,他们会赢,让你蒙受损失,所以我也劝大家不要在这种事上浪费生命。”巴菲特说。
“如果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立刻纠正它”
巴菲特和芒格常说,从错误中可以学到更多。以他们的一笔早期交易为例,两人分享了“发现错误需立刻纠正”的投资方法论。
20世纪60年代,巴菲特、芒格以600万美元入股了巴尔的摩的一家百货商店,虽然称之为“多元化零售”,但实际结构非常单一。完成这笔投资后不久,行业便开始不景气,于是在预见到这家商店即将亏损前,巴菲特和芒格选择在1983年将其关门,停止“向注定走向失败的企业里再投入更多的资本”。
“当时的600万美元现在相当于上百亿了。如果这家连锁百货商场成功,我们就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小生意,会给我们带来不错的利润。但正因为它失败了,我们把这个生意卖掉,卖来的钱放到伯克希尔里面,最终创造了超过250亿美元的收益。”巴菲特指出。
基于这项经历,芒格和巴菲特双双建议,在预见投资失败时,最好迅速撤出,然后把资本放到其他地方。“我们学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错误,那就去快速地纠正它。要知道在你等待的期间它并不会变好。”
“疫情期间中国封城是非常正确的决策”
谈到疫情对于经济和工作的影响,芒格直率表示,一些国家做得比美国好。“比如中国只封城了6个星期,而当一切结束之后,他们又正常恢复了工作。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巴菲特同样表示,以瑞典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在疫情开始时拒绝封城,其后又不断封城,带来了很多难以预料的大问题,所造成的的结果至今仍没有结束,经济恢复面临巨大挑战。
“当然,疫情后有某些企业不仅回归正轨,反而创造了他们从未预期过的、难以置信的成功,如汽车经销商就在疫情期间赚到了他们从未预想过的钱。”芒格指出。
巴菲特认为,疫情留给人们的教训是,人类并不像他们自以为地了解那么多。“疫情注定会发生,而这并不是最糟的。有些事情看似遥远,但很可能马上就会到来,世界随时可能会出现另外一场疫情,或者有核武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以及网络的威胁,每一种都存在极其可怕的潜在风险,而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社会似乎都还没有能力处理。”
在巴菲特看来,当前拥有75亿人口的200个国家间,正因为不同的制度、政府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关系紧张。“我们究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人类从现在开始的50年、100年、200年,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世界变得更糟,值得思考。”
(综合自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