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创新实施农村青年后备人才“链式”培优行动,构建农村“90后”年轻村党组织书记“立体化”培养路径,夯实抓乡村振兴的基层干部人才基础。
罗庄区对农村年轻党组织书记,主要采取“四个一”的措施进行集中帮带培养,即每个“90青雁”分别由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培养、街镇领导班子成员指导、专业化书记帮带、区级机关单位结对帮包。街镇党委书记、结对帮包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到村现场办公,组建“1村1镇1机关”党建联盟,形成合力、精准扶持。
精心培育扶持,持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到南方发达地区举办“90青雁”和青年后备人才成长特训营。开展每月一期“90青雁”讲坛、一轮谈心谈话,每季度一次风采展示、一次现场交流,每半年一堂专题党课、一轮述职评议,搭建青年后备人才成长成才的最优平台。
推行“乡村吹哨、部门报到”制度,聚焦“履新赋能、赛马争先”“党建+五小为民”行动,指导“90青雁”村级班子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着手,开展“户户到”民意大走访活动。同时,指导村围绕党的建设、基层治理、集体增收、基础设施等方面,编制五年任期规划。定期梳理村庄亟需办理的民生实事,按程序交职能单位帮助办理16件。
“链式培优机制是重要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它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符合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释放出强大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堪当重任的村级党组织书记,为罗庄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大动能。”临沂市罗庄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建成说。
农村年轻干部有激情,办事积极,他们扎到群众家,把增收致富的路线图细化为每家每户的施工图;跑到区直单位争取项目、申请资金,修路、建桥、安路灯,让村里富起来、美起来;迈进带货直播间吆喝农产品,在帮群众打开销路的同时,自己也成为网红。
青年后备人才付怀安到前屯村任村党组织书记后,他团结带领村干部为村里安装了蒙山水净水机,新制作的公开栏提高村级事务的公开透明化、民主化,在村内安装了3处无线喇叭联通了老百姓跟党员干部;他联系供电公司给村庄实施线路改造,实施自来水户户通,多方筹资完成道路户户通,建设三角洼广场,进行集市改造,带领党员群众到先进地区学习集体经济增收经验,创办合作社蘑菇大棚种植等。前屯村由软弱涣散村蝶变成为“幸福村”。
在“链式”培优行动中,罗庄区沂堂镇重点培养的1992年出生的后备人才刘昊。换届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刘昊把妥善解决好村民土地纠纷问题作为新班子的“开门第一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毕业于山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曾担任盛庄检察室书记员的他,更擅长用依法办事思维和法律知识来处理这些问题,从“两代表一委员”中成立民调小组,聘请法律顾问来解决争议纠纷。同时,他还组织修订了村规民约,把解决纠纷的原则办法写入村级自治“小宪法”,制定了一整套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短短一个月时间解决了困扰村庄多年的遗留问题。群众为这名年轻的村支书竖起了大拇指。
吃“改革饭”成长起来的罗庄,从来不缺破解难题的智慧。2020年,罗庄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招揽一批”青年人才,用好产业振兴的政策红利,领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创办专业合作社,筑巢引凤,吸引青年人回村创业。罗庄区整合厂房租赁补贴、担保贷款、土地预留、税收减免、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5大类12项创业扶持政策,编印《罗庄区农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汇编》,推出青年“经营贷”“强村贷”等金融产品,发放贴息贷款1260万元,补贴奖励320万元,扶持“90后乡村创业项目”36个。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探索,切中了时代的脉搏。以“青雁创新创业、圆梦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90青雁”村集体创办乡村好项目大赛。选拔农民参与度高、创意性强、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通过比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励志故事讲台、创意比拼擂台,展现农村青年干部风采、新创意灵感、新技术成果、新业态类型。根据评选结果,为村集体奖励创新创业奖金,解决年轻村书记干事创业的资金短板。让各类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大赛大放异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鲁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