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市蓬莱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稳外贸政策措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制定和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实现了跨境贸易规模和效益双提升。1-10月,蓬莱区进出口总额111.3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出口77.5亿元,同比增长48%。蓬莱港口岸货物吞吐量1600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620万吨,同比增长32%。
( 烟台市蓬莱区口岸提供)
主导产业产品出口增幅大。今年以来,蓬莱区加大对临港重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在基础设施完善、对外开放泊位、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3#泊位获得省政府批复正式对外启用,蓬莱船舶海工产业获得国家商务部“国家外贸转型基地(船舶海工)”称号,为跨境贸易快速发展提供国家级平台载体。1-10月,巨涛重工出口38亿元,中柏京鲁船业出口7亿元,大金重工出口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21.3%、18.4%。
落实政策创新机制稳外贸。蓬莱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除了企业苦练内功谋求发展外,还得益于各级扶持政策的“及时雨”和有力帮扶举措。蓬莱建立稳外贸工作机制和区级政府领导挂点联系重点外贸企业制度,制定和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措施。今年4月,蓬莱区制定《烟台市蓬莱区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明确提出对招商引贸、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等奖励政策,促进蓬莱外贸企业发展。今年为巨涛重工、中柏京鲁船业、金福不锈钢、汇洋食品等外贸企业争取进口设备贴息资金和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等政策资金近200万元。
( 烟台市蓬莱区口岸提供)
优质服务培育外贸增长点。今年以来,蓬莱区各跨境贸易成员单位创新举措,切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出口企业的获得感。蓬莱海关出台26条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实现“货到即查、即放、即用”。“按照之前的流程,货物在进港后至少要等待一两天,经理货、申报、验放等一系列手续后才能提货。”蓬莱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强说道,“现在推行了‘船边直提’新模式,进口货物在运输途中已完成所有通关程序,货物在船边卸下后即可直接提离港区,节省了中途环节,平均每吨货物节约成本 15元,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实现零收费。开展海工装备行业税政调研,解决疑难问题20余个,争取海工石油开采平台等项目减免税50多万元。开展政策宣讲,指导辖区企业用足减免税政策,为企业减免税3000多万元。开展高级认证(AEO)企业培育,已有13家外贸企业获得高级认证,大大降低企业进出口通关环节费用和运营成本。商务局组织外贸企业开展外贸新业态培训,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新路径,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1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8亿元。税务局引导出口企业应用“单一窗口”开展出口退税申报,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上申报、第一时间收到出口退税款。(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