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为美好生活加“分”! 南京社区“垃圾分类”公益在行动

2021-12-02 08:52 中国财富网   原创

2020年11月1日,南京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300多天的时间,南京市民逐渐清晰垃圾分类的要点,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很多人形成了垃圾“随手扔”到“随手分”的习惯。

随着2021年临尾,2022年即将到来,垃圾分类的工作还将继续推行,也会有新的改善方向和目标。南京各大小区、社区、单位也都在积极响应,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将环保理念在更多市民心中扎根。

南京实施垃圾分类已满一年  今年目标多方位细化推进

南京各个区的小区、学校、企业都在积极实行垃圾分类政策。据悉,2020年底,南京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为88.38%,相较2019年上升10.06%;其中,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增长了1% ;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达标率达96.41%,增长了25.47%;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率达75.41% ,相较去年增长19.29%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2.1%,增长了3.56%。

南京紧盯末端处理能力短板,加快六合区垃圾焚烧厂、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等建设进度,江南焚烧厂厨余协同处理项目建成投运,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规模达已达7010吨/日,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600吨/日,基本满足了全市需求。

目前,南京垃圾分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整个城市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

据悉,未来南京将进一步完善分类投放运输系统,优化现有收集点位,开展流动收集试点,下大力气破解亭房落地难问题;同时用好“三定一督”模式,压实物业责任;将进一步加快分类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将创建215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不能少  社区小区花式宣传齐上阵

此外,南京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其中包括举办第一届垃圾分类家庭pk赛,通过区级比赛选拔胜出家庭,参与全市的总决赛。今年6月,南京市各区纷纷启动垃圾分类“微风行动”,解决垃圾分类中居民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同时,各区也都在为加强垃圾分类有不同的行动。据悉,自“微风行动”开展以来,江宁区共新增垃圾分类箱房除臭设备285台、破袋器589个、脚踏板110个、空调33台,有效解决居民垃圾投放破袋难、垃圾房异味重等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各区辖内社区物业也在积极响应。

寻找社区大生活家  为美好生活加分

为了让居民能持续精准地进行垃圾投放,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11月27日,江宁龙湖春江郦城小区开展了主题为“为美好生活加分”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让小区居民在游戏和互动中学习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将垃圾分类的常识熟记于心。

 

现场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抢答赛、社区定向找垃圾、小小投篮手、大生活家演讲等互动活动,同时还通过投票评选出获得“社区大生活家”的小朋友,让居民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益”行动  共成长

 

除了垃圾分类的活动,本次活动中社区还准备了3000副保暖手套,为寒冬街头的环卫工人送上一份温暖,也感谢他们在寒冷冬季为这个城市的美好环境所做的贡献。

据龙湖智慧服务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徐州、无锡、合肥等小区龙湖智慧服务也在同步开展“为美好生活加分”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将公益理念传播给更多人。无锡龙湖·悠山郡小区从2020年12月开始就率先在二期实行了垃圾分类,目前在二期有两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其中地面上的是一个自助式的垃圾分类投放机,采用了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备,同时地下也配备专人值守的垃圾分类点,协助业主进行垃圾分类。目前,无锡龙湖·悠山郡小区二期实行垃圾分类近一年来,垃圾分类业主知晓率达到100%,投放正确率达到90%。

 

无锡龙湖·悠山郡

合肥龙湖紫云赋小区物业在撤除零散分布垃圾桶的基础上统一设置了5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点,并安排专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整理维护工作的保洁分类员,协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除硬件设施外,还设计了“分类过渡期”,期间物业工作人员通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以及和当地社区共同行动,发放分类投放垃圾后可积分兑换物品的积分卡等措施,垃圾也可以“物物置换“,引导和鼓励广大业主主动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变得有趣起来。

 

合肥龙湖紫云赋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市民积极参与到由龙湖组织的系列公益活动中来。今年11月,南京举办了龙湖益市集公益活动,在市民的共同参与下,爱心得以传递。未来,龙湖公益基金将继续以“善待你一生”为理念,持续向社会传递正向价值。从居民区到商业空间,龙湖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驱动美好生活,践行空间即服务理念,从微末出发,公益行动的背后凝结着对打造美好生活的观察与智慧。

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与龙湖一直以来秉承的低碳绿色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龙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龙湖将结合时代要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以低碳、绿色、健康的不断实践持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积极前行。(来思)(推广) 

品牌方供图

责任编辑:胡长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