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实业引领 为城市锻造硬实力——“国企高质量发展华发行”系列报道之一

2021-12-06 19:51 中国财富网   原创

中国财富网讯(戴丹梅)10月15日,扎根珠海西区多年的珠海冠宇在上交所敲响金锣,成为“珠海科创板第一股”。仅一个半月,11月29日,位于高新区的炬芯科技紧随其后,成为“珠海科创板第二股”。而地处南屏科技园的高凌信息也已于9月底成功过会,或将成为“珠海科创板第三股”。

“珠海科创板第一股”珠海冠宇是华发集团财务投资业务的成功代表。

三家企业除了总部都在珠海,看似再无关联。但背后却有一个珠海人熟悉的名字:华发。通过对本地实体产业的持续深耕,华发集团实现了“珠海科创板前三股”投资全覆盖。

与珠海冠宇同处珠海西区的金湾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内,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正以每天数百万张的速度,切割、清洗、封装、发货,依然供不应求。这家由华发集团联合IDG资本创办、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企业正在抢抓新能源革命机遇,向全球光伏硅片领域标杆企业的目标进军,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70亿元。

距离高景半小时车程,斗门富山工业园一片空地上,泥头车、挖掘机、铲车同时作业,紧张有序、热火朝天。由华发集团投资企业爱旭股份建设的N型太阳能电池项目即将在这里动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规划用地1000多亩,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00多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电池生产基地。

时值“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些蓬勃向上的产业项目,勾勒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版图、新气象。

近年来,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积极响应科技创新、实业强国战略,全力推进向实体实业的战略转型,逐步构建了财务投资、园区运营、战略投资等“三驾马车”协同发展的实体产业生态体系,并在服务珠海实体经济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以打造实体产业引领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财务投资先行,求解X板块

与珠海经济特区同龄的华发集团从房地产出发,一路与城市发展相伴而行、共生共荣,逐步成长为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

2012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成新常态,如何通过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国内众多地产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此种背景下,2012年新上任的华发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启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制定了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以金融、实业为核心的转型方向。

放眼整个房地产行业,向新赛道转型的探索并不鲜见,商业、旅游、物流、医疗、康养、文娱……市场机遇转瞬即逝,是奉行机会主义见缝插针,还是谋定后动确保稳扎稳打?与多数同行不同,在全新的战略规划中,华发并未从一开始就明确实业转型的具体赛道,而是留下了一个待解的“X”板块。

高景太阳能由华发集团与IDG资本联合专业团队创办,是近年来珠海“以投促引”、产业招商的成功典范

X板块如何破解?华发的理念是不盲目追逐风口、大干快上,而是要保持对市场、对产业发展规律足够的敬畏和尊重。于是,华发决定先从财务性投资业务做起,通过财务投资沙里淘金、逐步甄别,筛选出真正具有成长空间、符合自身需求的产业赛道,再择机进行战略布局。

2015年,华发集团正式成立产业投资板块,开始全面推进财务投资业务,并逐步构建了以华金资本、英飞尼迪、珠海科创投、珠海基金等四大平台为主体,投资阶段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财务投资业务体系。

事实上,即便是单个投资额不大的财务投资,审慎稳健依然是华发一以贯之的不变法则。

这首先体现在华发投资团队对行业研究近乎执拗的坚持上。

“投资机构不做行业研究,相当于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叫耍流氓。”从投资板块组建之初,作为负责人的郭瑾就在公司各种大小会议上不断强调“以研促投”、价值投资的理念。“必须对行业看遍、摸透,画出全产业链的图谱,确定你要研究的垂直领域,再不断深入直至最终找到投资标的。”

如今,从组建行研小组到开展行研评审,从划分行业委员到聘请专家顾问,华发成功打造了一整套完整的行研体系,一份超过300页PPT的行业研究报告已是“标配”。

正是在这种专业、专注的理念之下,华发逐步会聚、培养了一支超过200人的专家型投资团队,打造了独树一帜的核心行研能力,练就了一双双具备“透视”能力的慧眼。

审慎稳健的投资风格换来的是高成功率。截至目前,华发集团已累计投资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创新企业344家,涵盖高端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已成功上市或过会被投企业94家,仅今年以来就有16个项目上市或过会。

珠海冠宇正是华发财务投资的代表性项目。珠海冠宇是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2020年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合计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

早在2017年,华发集团就与珠海冠宇“结缘”。2018年,华发集团下属企业与珠海冠宇等方签订投资协议书,累计出资金额约1.5亿元。投资后,华发集团还在后续融资方案、业务链条拓展等方面为珠海冠宇提供多方位赋能。

华发集团投资建设的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单体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园区

“华发当时注入的资金如同‘及时雨’,助力珠海冠宇股权转变,为企业后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说。

不止珠海冠宇,作为国有投资平台,华发集团坚持深耕珠海,通过投资扶持了云洲智能、纳睿雷达、纳思达等一大批本土企业成长壮大。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优秀本地企业55家,投资金额近66亿元。

与此同时,华发集团还借助投资业务优势,通过以投促引,累计为珠海导入新方正、高景、爱旭、富士康芯片设计、集创北方、三六零安全集团、文远知行、普米斯等优质企业37家,项目规划产值近千亿元。

凭借专业化的投资能力和亮眼的投资业绩,华发集团逐步在业界树立了投资品牌。华金资本多次荣登“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50强”“国资投资机构50强”,以及“半导体领域投资机构10强”“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机构30强”等权威榜单;珠海基金获“中国政府引导基金10强”殊荣。

打造新载体,集聚新产业

12月1日,省工信厅发布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珠海高新区信创产业园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两个首批获得省级信创产业园称号的园区之一。作为珠海信创特色产业园的核心载体——华发信创产业园(智谷圆芯)正在装修收尾,即将正式开园,未来将打造成为珠海信创产业核心聚集区。

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物理空间载体。2019年,华发集团在原有产业投资板块基础上,以华实控股为核心平台,正式组建实业投资集群。此前分散在不同板块的产业园区被整合进实业投资集群统一运营。包括华发信创产业园在内,位于珠海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五个园区统称为“华发科创产业园”。

从国内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看,一个产业园区能否吸引产业进驻、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关键看园区规划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关键看园区配套服务和资源保障是否充分。

今年12月1日,以华发信创产业园为核心载体的珠海高新区信创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获得省级信创产业园称号的两个园区之一

早在2017年几大园区建设之初,华发集团就做好了持续运营、打造标杆的准备。在园区规划上,聘请国际顶尖的设计机构,立足珠海产业发展需求,对园区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发展定位上,以打造高品质特色产业园为目标,明确不同园区的不同产业方向:中以加速器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产业,智谷圆芯重点发展信创产业,华金智汇湾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圣博立科技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珠海大数据中心以云服务为主。

在配套服务上,华发科创产业园充分利用集团城市、金融、实业投资等三大集群的产业服务资源,为入驻企业发展全方位赋能,包括餐饮、商业、文教、物业等配套设施,以及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产业服务资源,让企业轻松实现“拎包入住”。

在华发产业园公司总经理司信喜看来,与其他园区相比,华发科创产业园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华发财务投资积累庞大的项目资源库,以及对项目和产业的独特判断和认知。一方面,财务投资可为园区提供招商资源,另一方面,入驻园区的企业也可以获得华发投资团队的优先关注与支持,进而实现招商、孵化、投资的多方共赢。

早在2019年就签约落户中以加速器的以色列Newsight公司,就是园区招商与财务投资共赢的典型项目。

这是一家拥有领先技术的CMOS图像芯片研发设计公司,2019年11月获得华发旗下英飞尼迪资本的投资。投资过程中,英飞尼迪资本获悉Newsight公司有意到中国投资发展,便立即联合华发产业园招商团队,积极引荐、推动其到珠海考察,最终成功将Newsight签约落户中以加速器产业园,成为落户高新区的首个以色列全资科技项目。

为加速推动产业项目落户珠海,华发集团还践行国企担当,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主动为入园企业提供“两免一减半”(入驻前两年免租金、第三年租金减半)的租金优惠政策。

多方助力之下,华发科创产业园招商快马加鞭,首批100多家意向客户已完成签约,签约面积占总研发办公面积的44%。司信喜表示,随着园区配套服务、产业服务和智慧园区运营服务逐步搭建成型,华发科创产业园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引进300-500家企业,打造成为珠海科创产业集聚的新高地、新平台。

锚定主赛道,布局硬科技

从今年1月29日动工,到6月18日第一张硅片试产成功,高景太阳能50GW大尺寸硅片项目仅用140天,就创造了刷新行业纪录的“高景速度”。

由华发集团联合创办高景太阳能,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70亿元

“项目落户建设中,华发集团给予了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8月份举行的投产仪式上,高景太阳能创始人徐志群在认可珠海政府的高效决策和优质服务之余,特意对华发集团给予高度称赞。

从最初引荐创始团队考察珠海,到协助洽谈落户协议,再到全力支持项目建设,“高景速度”的背后,华发功不可没。

实际上,作为高景的联合创始方和第二大股东,华发集团不遗余力推动高景落地,背后除了助力珠海构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外,更是其布局光伏产业赛道的战略抉择。

光伏是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之一,市场空间巨大,高度契合我国“双碳”战略。过去10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光伏发电的成本大幅降低。权威机构预测,2050年,光伏发电将占全球供电总量的33%,而目前这个数字仅为3%。

早在2017年,华发集团就通过对PERC电池领军企业爱旭股份的财务投资,对光伏产业进行了前期研究和布局。2020年,华发又通过参与硅片龙头中环集团混改竞标,深化了对光伏产业的认知和研判。

经过不断筛选、求解和时间的磨砺,光伏产业最终成为华发“X”板块的答案之一。

华发集团推动落地的爱旭股份26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即将动工

谋定而后动。确定战略布局方向后,华发立即展现出果敢、高效的一面。在联合专业团队和IDG资本共同创立高景太阳能的同时,华发又成功推动爱旭股份在珠海投资建设26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与高景太阳能形成珠海光伏产业链条上下游“双龙头”的新格局。两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近700亿元,珠海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目标指日可待。

“一家地方国企通过战略投资、以投促引,直接带动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业内人士分析。

华发锚定的另一个主赛道,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我国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产业。

以财务投资为先导,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华发集团在集成电路领域实现了全方位布局。除了刚刚上市的炬芯科技外,华发集团还陆续投资了富士康芯片设计、集创北方、WISEWAVE、智芯微、颀中科技、比亚迪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领先企业。

今年上半年,华发集团先后完成对上市公司光库科技、华灿光电的并购,实现了在光芯片、LED芯片的战略布局。

光库科技是全球光纤激光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2017年登陆创业板。

加盟华发后,光库科技得到了华发集团在资本资金、业务协同、市场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的全面赋能,进入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跨越升级的新征程。公告显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归母净利润9754.3万元,同比增长122.9%。

华灿光电则是全球LED芯片产能第二、收入规模第三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华发的支持下,华灿光电正在加快优化产品结构,加速布局Mini/MicroLED新型显示的高端市场,并向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拓展,未来将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早从2017年起,华发集团与投资企业、“珠海科创板第一股”珠海冠宇开启了深度合作

锚定光伏与半导体两大主赛道的同时,华发集团还兼顾布局锂电设备、大健康、现代农业、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控股运营了华宜生态、华发新科技、华冠科技、华冠电容器、力合环保等一批实业公司。

以财务投资打造产业生态,以园区平台打造物理载体,以战略投资加速实业布局。如今,在实业产业领域,华发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三大业务单元深度联动、融合发展的一体化运作体系,正朝着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加速迈进。

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实业投资集群今年营收将实现大幅增长。展望“十四五”,实体产业对集团营收利润的贡献度将快速增长,成为支撑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华发集团将全面转型为以科技创新、实体产业引领的综合性领先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