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机构化程度不断提升 A股资金结构持续优化

2022-01-05 09:01 经济参考报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个人投资者积极入市的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十分活跃。总体看,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逐年稳步提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已开立A股账户的非自然人投资者(主要指机构投资者)数量为44.25万,较2020年年末新增4.66万,增长速度较此前两年同期有所加快,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机构化趋势。展望2022年,机构人士指出,随着公募、保险、理财、外资等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机构化进程也将继续稳步推进。

投资者结构日趋优化A股“长钱”源头活水不断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以自由流通市值为标准,2003年个人投资者占市场比例高达95.4%。到2020年底,个人投资者占比首次跌破50%。而在刚结束的2021年,这一趋势更加显著。

作为机构化的“主力军”,公募基金2021年规模持续扩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25.32万亿元。私募基金也成为增量资金中重要一份子。据兴业证券测算,私募基金2021年全年净流入2万亿左右。若按75%的仓位估算,截至2021年三季度,私募持股市值占全A市值比例由2020年年底的3.54%大幅上升至4.84%。兴业证券预计,2022年全年公募基金发行有望突破2万亿份,私募基金也有望继续保持2万亿净流入。

伴随着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提速,A股长线资金也有望进一步扩容。兴业证券测算称,对于A股市场,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计将带来超100亿元资金增量,社保基金将带来超1000亿元的资金增量,企业年金将带来超1000亿元资金增量。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健康的资本市场离不开穿越周期的长期投资者,以平抑资本市场的短期非理性波动。而养老金投资期限长、资金总量大,正是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天然稳定器。

此外,北向资金在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强化了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数据宝统计显示,北向资金2021年总成交额超过25万亿元,净买入4321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净买入额是2020年的两倍。

国泰君安表示,对标海外发达国家权益市场,A股市场正处于机构化的半途,未来机构资金仍是A股的“决胜力量”。安信证券指出,展望2022年,房地产调控和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将对居民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购基”流量红利逐步退潮,未来居民“购基”行为将更存量化、理性化和习惯化;而随着公募、保险、理财、外资等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机构化进程也将稳步推进。

价值投资导向凸显资金聚焦优质资产

公募基金、险资、养老金等机构入市资金“细水长流”,将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发现真正具备价值的企业,还是剔除暗含风险的投资标的,都需极强的投研能力,这是机构投资者的天然优势。

就A股机构化过程中的行情特征来看,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和外资体现了较高话语权。国泰君安的统计显示,2006年至2007年,基金持股规模不断上升,其偏好的非银金融、银行等行业相对大盘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2009年至2010年,保险资金管理条例草案正式推出后,保险资金加速配置A股,入市期间中小盘表现优于大盘股,分风格看消费和成长表现强于周期和金融;2017年至2020年,外资引领机构化,2020年公募基金“接棒”,其偏好的蓝筹白马与食品饮料等行业在这一时间段当中“一骑绝尘”。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机构投资者的增加有利于降低A股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就A股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更加追求相对确定的收益以及对托管人负责的角度,需要对上市公司做严格筛选,对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司更加关注。

新增机构资金入市投向何处?从市场表现来看,A股机构资金正向诸如成长确定性高、具有科创属性的优质资产汇集。综合2021年三季报数据,从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公募基金重仓的行业分别为医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基础化工等。84只百亿规模公募基金持有规模居前的上市公司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康威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持仓规模最大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电子,持有规模均超过1100亿元。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医药生物、电子两大行业A股市值突破8万亿。电气设备、化工、电子、公用事业、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六大行业市值增长也超万亿。

不过,易方达基金ESG研究员魏亦希也指出,机构投资者在A股总市值的占比约22%,但参与公司治理还处在较为初期的阶段,股东大会平均出席率仅为25%至26%。还有很多机构投资者没有参与投票,将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让渡给了大股东。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未来A股市场的机构化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相比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更强、更具长期价值导向、持股规模也更大,因此对上市公司能够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强。”他说道。


责任编辑:徐丹宁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