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将进酒Bar】“拧巴”宗师黄庭坚

2019-05-01 08:28 中国财富网   九公主の桐   原创

有宋一代,人才辈出,神童辈出。

1045年,大文豪苏轼出生后的第8年,在山清水秀的江西九江双井村,又一位神童出生了。

这位神童有多牛呢?10岁前,其他孩子还在玩过家家时,他已博览群书,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诗。

年幼时,他的舅舅,宋代知名文学家李常意外地发现外甥小小年纪竟然在读一本很深奥的书。

“外甥啊,这书你看得懂吗?”

“舅舅,你可能不信,我身后书架上的这些书我都看得懂。”

小孩子家家口气倒不小!让舅来考考你。

李常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问他,没想到这小外甥不仅倒背如流,还有独到的见解。李常不由得连声赞叹,“一日千里之才,未来不可限量。”

这个神童不仅记忆力和领悟力惊人,还早早解锁了作诗技能,7岁时,写下了传诵至今的《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岁时,邻居进京赶考,他作诗相赠——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将自己比作天上的谪仙,前辈之中也只有李白敢这样自称,这位叫黄庭坚的神童也是很有自信了。

解锁作诗技能后,黄庭坚再接再厉,很快解锁了学霸技能。22岁考中进士,之后在四京学官的考试中,因“第文最优”,担任北京国子监教授。

青少年时期的黄庭坚,才华出众,一帆风顺。他踌躇满志,打算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官场和文坛大展手脚。

多年以后,黄庭坚的诗歌和书法均取得了宋代最顶级的成就,但他却宦海沉浮,半生颠沛,贫病交加。

在他的身上,既有对功名的追求,也有对归隐的向往;既有看透生死的乐观豪迈,又有身不由己的痛苦和无奈;既有幽默与放浪,又有倔强与耿直。

背负着这许多矛盾,黄庭坚度过了“拧巴”的一生。

出众的才华让黄庭坚的人生开场惊艳:科举成功,仕途看似不可限量;迎娶龙图阁大学士孙觉的女儿兰溪为妻;赢得文坛领袖苏轼的赏识,小有名气。

青年黄庭坚如同北宋另一位神童前朝丞相晏殊的翻版,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

但命运却对黄庭坚开了一个大玩笑,他的幸福指数“出道即巅峰”。

黄庭坚25岁时,兰溪夫人病逝。

29岁时,迎娶赏识他的诗人谢景初之女介休,没想到几年后,介休夫人也一病不起。

黄庭坚伤心欲绝,甚至怀疑自己是克妻体质,他为两位妻子写的墓志铭有着痛彻心扉的悲伤,“呜呼!如兰溪之女美,介休之妇德,皆室家之则也。尝欲以楚辞哭之,而哀不能成文。”


黄庭坚行书《报云夫帖》(局部)

家庭屡遭变故,仕途也不顺。在当时的官场上,黄庭坚就是个异类。

他不老老实实坐在办公室里批阅公文,总往基层跑,看百姓如何种地、观察庄稼的收成、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

让同事闹心的是,他会把实际情况如实上报。久而久之,同事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在面对新法这件事上,黄庭坚与他的老师苏轼一样,坚持一个原则——说实话。

他写诗讽刺新党用机器爬沙的治河方法,“直渠杀势缘才吏,机器爬沙聚水兵。河面常从天上降,金堤千里护都城”。更在修订《神宗实录》时写道“用铁龙爪、浚川耙治河犹同儿戏”。

对于新法的支持者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黄庭坚屡次写书信与他争论驳斥,从此结下怨隙,也埋下了其后半生的祸患。

由于亲眼见到了新法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痛苦,黄庭坚在行动上也抗拒新法。

当时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推行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和盐务专卖等新法措施,他任太和县令时抵制盐务专卖,任德平监镇时抵制推行市易法,只为让“民安之”。

在新党执政时期,黄庭坚知行合一地批评新法。虽然他未有意识地介入新旧党政,但他的立场以及与苏轼等人的密切关系,使其被归入旧党阵营。

纵使黄庭坚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着想,进入官场近20年,直到41岁还一直做的是县公安局局长、县长等地方小官,始终未被提拔。

20年的时光,黄庭坚从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变成了两度丧妻、不合时宜的忧郁大叔。他借酒浇愁,常常不加节制地豪饮,20多岁便长出白头发。

幸福的人生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本性淡泊的黄庭坚一生都未能逃开党争的阴影,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41岁那年,随着新党的倒台,黄庭坚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1085年,黄庭坚召入汴京,与苏轼及苏门学士秦观、张耒等人酬唱应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好景不长,1095年,新党卷土重来,黄庭坚因编撰的《神宗实录》“谤史”,被贬黔州(今重庆彭水),开始了“既已放逐首开其端,亦已放逐终其一生”的人生最后10年。

3年后,因为要避外兄张向的嫌,被迁到戎州(今四川宜宾)。

在那最黑暗苦楚的时光里,戎州张开了怀抱给了黄庭坚温暖。当地官员、士子并未以罪臣待之,反而对他照拂有加,让他享受到了蜀南生活的新乐趣——

诗中感叹权贵们常喝当地佳酿重碧色和荔支绿,而他吃到的是友人相送的绿荔枝,感恩万千。

重碧酒、荔支绿即“五粮液”之前身。“五粮液”顾名思义,以独有工艺融五谷精华,生不同香气,不同香气又巧妙平衡,各有其味,和谐丰满。酿出来的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

善饮的黄庭坚对于戎州饮酒文化和酿酒业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美酒与黄庭坚的相互影响下,戎州饮酒风尚向雅、礼、诗方向发展。浅斟慢酌,不尚狂醉滥饮,并以酒为社会往来的媒介。

直到1102年,昔日结有仇怨的赵挺之以《承天院塔记》中的语句牵强附会,编造黄庭坚幸灾谤国的罪名,将其“除名编管”,革去一切身份,贬到宜州(今广西宜山县)。

这10年,无疑是黄庭坚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

在黔州,黄庭坚寄居在摩围山下的开元寺。官府补贴不够日常开销,他学苏轼,开垦土地自己种菜吃。

在宜州,他先寄居在城西一居民家,但太守认为按罪不能安置得这么好,无奈搬到城南戍楼。戍楼,是城墙上用于军事的瞭望楼,破败不堪,冬天冷,夏天热,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彼时,黄庭坚已年过半百,有眩晕、目疾、脚气等病痛。年老体衰却一次次贬到荒凉偏僻的地方,他本不是像苏轼一样天性乐观的人,痛苦孤独折磨着他。

他感慨“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三峡猿声泪欲流”,听到猴子叫,眼泪汪汪;“杜宇催人,声声到晓,不如归是”,听到杜鹃鸟啼,越发想家。

在黔州住所,称自己“枯木寒灰,心亦不在矣”;在戎州,干脆将住所命名为“寒灰竂”“死灰庵”。

有时,黄庭坚也会用旷达乐观来消解痛苦。

他为宜州破败的戍楼取名为“喧寂斋”,每天听着楼下买菜讨价还价的声音怡然自得,焚香躺在榻上,用三文钱买来的毛笔开心地给朋友写信。

他看淡了名利,认为“名利往来人尽老”;他春天去武陵溪游览,饱览美景后“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有时,他会感慨身不由己,还是隐居生活最自由,“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他自称“平生本爱江湖住,鸥鹭无人处”。

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局部)

10年的贬谪生活让黄庭坚备受折磨,却造就了他最辉煌灿烂的诗词创作。

南宋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引《豫章先生传赞》,“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矣”。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猜猜看,这首哀婉的词是谁填的?

A.柳永 B.秦观 C.黄庭坚 D.晏几道

想不到吧,这首词的作者是耿直骄傲的黄庭坚。

人不风流枉少年。黄庭坚年轻时,也曾和同时代的文人一样,流连秦楼楚馆,饮酒作乐,为歌妓写下一首首情词。

他曾钟情一位歌妓,打算“买个宅儿住著伊”,没想到郎有情妾无意,被这位歌妓拒绝了。最后这位歌妓落得“永落鸡群被鸡欺”,黄庭坚也只能“空恁可怜伊,风日损花枝”。

黄庭坚有情词80多首,这些情词寄托着黄庭坚的细腻情思和风流多情。

黄庭坚还是幽默诙谐的,偶尔兴起,也会如顽童般捉弄人。

他曾和翰林学士顾子敦共事。顾子敦肥胖魁梧,黄庭坚常常趁他夏天午睡时,在他洁白的肚皮上练书法。

顾子敦苦不堪言,为了不给黄庭坚练字的机会,便趴在桌子上睡觉。醒来发现肚子上果然没有字了,得意地说,“这次奈何不了我了吧?”

没想到下班回家换衣服时,顾夫人发现他的后背上竟然写了一首唐诗,哭笑不得。

晚年,历经人生多次风浪的黄庭坚将这份幽默化成了旷达与豪迈。

在古代,重阳节时人们有在头上簪菊花的风俗,但老人戴花却很少见,黄庭坚偏偏要在白发上戴花。

50岁那年的重阳节,黄庭坚写道,“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60岁那年的重阳节,病骨支离的他依旧戴花,“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生活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说的就是黄庭坚吧。

1105年9月,干涸多日的宜州终于下了一场小雨。年过花甲的黄庭坚正与好友范廖喝酒。

秋老虎的来临让这座阁楼愈发闷热、潮湿,久病缠身的黄庭坚住在这里更加难熬。

这场小雨让闷热的阁楼骤然凉爽宜人。酒过三巡,微醉的黄庭坚坐在胡床上,将脚伸到屋檐外淋雨。当清凉的雨丝落到双脚上时,黄庭坚开心极了,转头对范廖说,“吾平生无此快也。”

这场小雨为黄庭坚带来了60年生命中最后的快意——9月30日,淋雨后没几天,黄庭坚病逝,结束了他坎坷而伟大的一生。

黄庭坚一生作诗1878首,他的诗歌体现了宋诗的典型特色,被视为宋诗的集大成者。

同为诗人的外甥洪朋这样评价他在诗坛的地位:“诗家今独步,舅氏大名稀。屈宋堪奴仆,曹刘在指挥”。以他为宗主的江西诗派是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一生填词190余阙,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这样评价:“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

他的书法独树一格,位列“宋四家”,后人这样评价他的书法,“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当然,黄庭坚留给后人的财富,不只是他的诗词书法,更有他在艰苦环境中不屈的灵魂。正如北宋诗僧惠洪在《山谷老人赞》中说,“世波虽怒,而难移动砥柱之操;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黄庭坚一生,背负太多的痛苦与压力,人生的快意时刻少之又少。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五月天的这句歌词或是对他此生心境的最好写照。

酒后吐真言

黄庭坚的诗歌和书法都取得了宋代最顶级的成就,他的书法位列“宋四家”之一,同时还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哪些“诗书俱佳”的大家?你记得几位?留言分享给大家吧!截至5月1日17:00,留言获点赞最高的前三名与小编联系,可得赠书!

执笔:李耀威

统筹:周黎洁 徐丹宁

编辑:田甜

视觉:乔琦宇 王祺

监制:王燕

(原标题:【将进酒Bar】“拧巴”宗师黄庭坚:不惦记隐居的大师不是个好诗人)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