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的复兴史论》系列231(1998年2月)
引 言
再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1998年2月,劳动部印发《“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当月,朱镕基到天津市考察再就业工作。上述措施,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意义重大。本月,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建议将这个方案提交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一、重要文件
劳动部印发《“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通知。(1998年2月4日)
国务院发布《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1998年2月20日)
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建议将这个方案提交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1998年2月26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解困扭亏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2月27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决议》。(1998年2月27日—28日)
二、重大事件
朱镕基在天津市考察再就业工作。(1998年2月14日)
国家第二批大型企业试点集团单位国投集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8年2月16日)
www.163.net开放使用,反映强烈,注册用户数以每天2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1998年2月16日)
中国第一个专利技术园区——中国厦门专利技术园区成立。(1998年中旬)
国务院批复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1998年2月28日)
三、重要论述
江泽民就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出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1998年2月4日)
《经济研究》刊发李扬《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的文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不可能完全杜绝资本外流。政府能够而且应当做的事情,是创造吸引资本在本国驻留、生根的各种环境。说到根本上,除了极少的例外,资本的国际流动对任何国家并无特别的歧视性偏见,它们的基本动力就是在较低的风险下尽可能地赚钱——外资也好,内资也罢,莫不如此。因而,创造稳定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高经济效率,是一国在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防止资本外流和国际资本的不利冲击,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1998年2月5日)
四、重要数据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优质水稻播种逾13亿亩。(1998年2月1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建立15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998年2月2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深圳投资台商达2400多家。(1998年2月10日)
五、作者点评
【再就业工程关系国企改革成败】再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使得国企承载了大量的富余人员,承担了许多社会职能,加重了企业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搞活国企的现实选择。1997年底全国的下岗职工有1100多万。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等一系列政策。这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备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途径。1998年2月4日,劳动部印发《“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即在1998年到2000年三年内,组织1000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随后,当月14日,朱镕基在天津市考察再就业工作时指出,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条件。能不能在三年内力争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摆脱困境的目标,关键在于下岗人员能否得到妥善安置,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上述措施,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六、作者论谈
【政府干预最好在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计划、宏观政策、直接投资等手段干预经济。但必须注意,政府的干预也不是万能的,绝不能过高估计政府的作用,干预过度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政府干预最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EB/OL],1946-01-01/2017-12-31.
[2]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19.
[3]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史·大事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0.
[4]王亚平.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辑要[J].经济研究参考,1999(2).1-32.
[5]本刊编辑部.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98-2002)[J].改革,2008(6):23.
[6]中国共产党大事记80年大事记·1998年,人民网[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580/5581/20010621/494003.html.
[7]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北京: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235.
[8]李扬.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J].经济研究,1998(2):14-24.
[9]栾国栋.深入推进再就业工程[J].山东劳动保障,2001(3):23.
[10]靳磊.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1998(12):7-8.
[11]王亚蔺.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J].1998(8):22-26.
[12]朱镕基在天津考察时指出 再就业工程关系国企改革成败[J].1998(2):6.
[13]张嘉林.再就业工程关系到国之安危[J].1998(5):48.
[14]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20.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