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毛超)A股CDR之路已经修好,只等“独角兽”们前来驰骋。6月6日,CDR(中国存托凭证)规则落地,散落在海外市场的中国新经济“独角兽”将可在中国市场发行。7日起,证监会开始接受红筹企业CDR发行申请材料。
业内人士预计,第一序列CDR发行资金总规模会在3000亿元左右,具体发行情况会考虑A股市场运行状态,影响不会太大。从试点企业来看,CDR试点初期会选择规模适中的企业,小米、百度率先发行的可能性最高。
在如何参与CDR“独角兽”方面,业内人士预计,CDR通过网下配售份额较小,网上发行的中签率也将较低。此外,个人买卖“独角兽”条件未明确,想要参与的话,通过申购“独角兽”基金参与更为合适,但“独角兽”基金存在一定时限锁定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当科技成长“独角兽”通过CDR登陆A股时,伪科技成长概念股估值将受到冲击。
未来将服务于沪伦通
资料显示,因A股IPO对盈利和股权框架要求,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优质A股互联网企业无法在上市,抱憾转战其他市场上市。
随着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创新企业发展,A股市场想要拥抱“新经济”,上述问题将不可避免。业内人士指出,帮助优秀企业回归A股、多地上市,CDR是解决当下这些问题最优选项之一。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分析认为,与传统红筹企业回归A股相比,发行CDR具有保留公司现有架构、时间成本低、财务成本低、监管成本低等多重优势。
资料显示,CDR是指以境外证券为基础在中国境内发行,代表境外基础证券权益,也就是说,海外红筹企业能够通过CDR实现在A股上市交易。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此前表示,作为一项制度安排,CDR初期以服务创新企业试点为主。日后,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CDR还将在沪伦通等机制下发挥更大作用。
个人买卖“独角兽”条件未明确
陈果预计,CDR初期大致会带来3000亿元融资需求,将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大的流动性冲击。首先,CDR是新型融资工具,监管层在推进的时候也会掌握节奏。但对于全市场来说更主要是要去看整体的总融资需求。他认为,从历史情况看,仅通过融资需求上升来判断股市走势的做法不全面。
此外,证监会6月6日批准6只“独角兽基金”,上限规模总计3000亿,优先个人认购,上限50万。6只产品封闭期均为三年,半年打开一次申购。但是作为LOF(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成立半年之后可以在交易所内挂牌转让,也就是说,在封闭期也是可以交易的。
“独角兽”企业初始发行份额会向机构投资者倾斜,定价中机构投资者也起到更大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市场稳定,同时为“独角兽”回归制定合理价格。信建投策略分析师罗永峰对中国财富网指出,“网下发行的初始配售份额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且机构配售份额可设置锁定期,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尚未明确个人投资者参与CDR的适当性管理办法,也就是说个人直接买卖“独角兽”的条件尚未明确。
此外,沪深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向各家证券公司发布了启动CDR仿真测试的通知,通知明确CDR的基本设计思路主要参照A股。从测试内容看,上交所此次测试的产品代码都是609开头,深交所则为001开头。
小米、百度或率先发行首单
符合试点条件的5家“独角兽”中,小米和百度最可能先发,其次是阿里巴巴、京东和网易,某券商人士对中国财富网指出,小米和百度因融资体量适中,营业利润稳定增长,自身也有非常强烈的发行意愿,其作为试点中先发的概率也比较大。而阿里巴巴可能会在一两家“独角兽”成功发行CDR,监管层与市场对CDR发行有一定的经验后,才会发出,他预计。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小米将采取“CDR+H股”模式发行,于2018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或成为A股首家CDR。据财新报道,百度和网易正在筹备发行CDR,两家公司已经选定保荐机构。百度方面态度积极,或能与阿里、京东在差不多时间即6月底完成“回A”。
在小米百度之后发行的应该是阿里巴巴,因其体量显著大于其他“独角兽”,假设发行CDR比例为4%,融资体量预计在1200亿元,对资本市场可能形成较大的融资压力,上述券商人士认为。
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为2301.09亿元;截至6月7日,2018年A股IPO融资518.86亿元,同比下降63.03%。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前半年A股融资规模下降可能就是在为CDR做准备。
京东与网易都存在一定瑕疵,前者是盈利不佳,后者因股价下跌不满足2000亿元CDR发行要求,首批发行CDR概率相对较低,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伪“独角兽”估值将受到冲击
当前红筹股上市,或将以原股股价为锚制定发行价,发行时候会进行询价,按照海外当期股价10%左右浮动,该价格低于A股市场高科技企业估值。具体来看,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市盈率分别为49倍、39倍、27倍与23倍,低于国内高估值科技企业。
由于“独角兽”具备稀缺性以及企业估值相对较低,罗永峰预计,在CDR上市初期大概率会上涨。借鉴台湾地区TDR发行经验,其上市初期普涨,上市1个月后涨幅达到最大值,平均涨幅为19.7%,涨幅中位数为15.2%。
此外,CDR将改变市场生态。海通证券荀玉根指出,“独角兽”回归A股,势必会对相关板块形成冲击。海外上市中资股、美股科技类股的盈利能力与估值明显优于A股,随着中概股逐步回归,市场的资金将流向质地更好的CDR,A股科技股中估值和盈利不相匹配的“伪独角兽”将受到冲击。
在发行CDR初期,市场情绪高涨,加上“独角兽”企业涉及的概念题材较多,易受市场追捧,引起市场过度炒作,所以在CDR推出过程中需要谨防过度炒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