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镜片龙头不卖镜片搞金融 康旗股份是转型还是“卖壳”?

2018-07-17 10:34  证券日报   谢诚 刘冬

新主业是电话营销还是金融?

在费铮翔眼里,受资本市场欢迎的亮点应该就是新金融。2015年12月17日,康旗股份作价23.4亿元收购旗计智能100%股权,同时宣布转型成为镜片以及银行卡增值业务双主业发展时,就有意将公司定位为金融业了。2016年1月19日,康耐特在收购旗计智能时的行业分类为“其它金融业(J69)”。无奈互联网金融风险抬头,监管层开启合规整顿,2016年5月份,证监会叫停互联网金融业并购重组和再融资。2016年6月份,康耐特重新发布重组方案时,已经将标的资产的行业分类更正为“F52零售业”。

那么,23亿元巨资收购的旗计智能到底是家什么企业?公告显示,旗计智能成立于2012年,为银行提供银行卡商品邮购分期业务、信用卡账单分期营销业务以及其它衍生权益消费产品销售服务。而手段就是通过电话外呼形式,面向银行卡客户推送营销方案。

仔细看就能发现旗计智能其实就是一家替银行打电话对外销售产品的企业。而这家公司所销售的产品也富有争议,曾被媒体质疑涉嫌兜售非正规银币。

有报道称,中国金币总公司是专业发行机构,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我国唯一经营贵金属纪念币的行业性公司,因此具有收藏价值的金银币至少应该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售的产品。但是旗计智能所销售的货币,很多并非由中国金币总公司官网出售,因而收藏价值无从考据。旗计智能每年高达60%以上的毛利率似乎也在侧面印证。

目前,这块电话销售业务是康旗股份最核心的业务与盈利模式。2017年年报显示,电话销售收入高达11.44亿元,2017年同比暴增317.60%,占非眼镜镜片业务收入总额的96%,占总营收的57.57%;2016年为2.74亿元,占总营收比为27.37%。2017年金银类纪念币销售15.9万套,比2016年大增482.76%,银币类纪念币销售8万套,大增105.68%。

资料显示,2017年,旗计智能实际盈利为承诺业绩2.45亿元的91.52%,业绩不达标的主因之一便是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银行卡商品邮购分期业务未达到增长预期。

实为电话营销公司却对外宣传大数据金融科技是否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费铮翔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除眼镜之外对另一大业务是利用大数据平台来做精准营销,目前还不能称之为金融。金融在我国是特定金融机构才能从事的业务,旗计智能从事的是通过银行卡来分析客户消费习惯,并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营销等外包服务。

有意思的是,电话营销和镜片业务两大业务线的高管薪酬出现了极不平衡的现象。2017年年报显示,旗计智能创始人、原总经理刘涛,目前担任康旗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年薪税前仅12万元,而属于镜片业务的董秘,副总经理等高管年薪都高于刘涛,在60万元-80万元之间,其与董事长费铮翔122.86万元年薪的差距则更大。

而伴随着此次资产置出,康旗股份现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惠祥,3位现任副总经理郑育红、夏国平及曹根庭,均将辞去职位。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