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与便利性考验
可以说,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短债基金都已成为普通投资者余额理财的主要选择,但随着相关规范陆续出台,这一格局有望改变。对于短期理财基金转型后的投资吸引力,有业内人士认为,若将80%的资产投向债券,风险收益将有所提升,从原来投资大额存单等转变为债券,安全性降低,且时间期限上升导致流动性降低。他表示,未来短期理财基金将会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市场,对安全性和流动性有所要求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关注短债基金等债券型基金。
前述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说:“相比短期理财基金和短债基金,由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更为稳健。但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越来越少,销售速度也很快,供不应求。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客户属于保守型,不愿意承担本金损失,就推荐保本保收益的结构性存款;至于半年以内的理财需求,建议购买理财或货币型基金。”
“由于规模的快速增长,有关部门对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的规范主要是从流动性风险管控、管理人合规运作、去杠杆、禁止期限错配等角度展开。”贾志表示,“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要修正过去的投资理念,对传统固收投资的观念也需要转变。未来,在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前提下,只有接受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的理念,才能既保证一定流动性,又能实现相对稳健的收益。”
贾志认为,未来余额理财的发展方向仍是以比拼收益为主。采用市值法、净值化后,货币基金如果出现阶段性相对较大的回撤,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出现亏损,货币基金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他说:“在打破刚兑的大环境下,普通投资者进行理财还是要靠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要对股债进行合理搭配,才能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保证一定的流动性。”
“任何一类基金的快速增长,肯定是满足了投资者在某些方面的需求,例如货币基金曾经的大发展便是源于此类产品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同时还具有相当于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性价比非常高。”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产品的吸引力取决于收益和交易的便利性。短期理财基金从火热到暗淡,再到重新兴起,与其收益和交易的便利性有很大关系。无论何种监管规范,基金产品如果收益率不好,性价比不高,便没有生命力。余额理财严格来说是将闲散资金集中化管理,在资管新规大背景下,是考验各家、各类型财富管理机构的一个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