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因造假疫苗案,药品安全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近日,生产降高血压药物的知名药企华海药业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实际上,早在疫苗案爆发前,华海药业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就被检测出含有NDMA。NDMA即N-二甲基亚硝胺,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A 类致癌物。
由于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销往欧美等多个国外市场,这也促发了一场全球紧急召回。不仅如此,加拿大的病人已经拟向5家加拿大药企提起诉讼。
昨日晚间,华海药业发布澄清公告,称缬沙坦事件是公司主动发现后,主动告知了客户及相关监管机构,公司主动召回在国内外上市的缬沙坦原料药及公司生产的缬沙坦制剂产品。并指出网络自媒体进行了各种不实的报道,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今日,仍在审查和召回缬沙坦原料药的制药企业华海药业股价一度强势涨停,尾盘开板,涨幅为9.72%。
缬沙坦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降压药含致癌风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全球约有11亿人受到高血压病的困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务降压药来控制和治疗。
缬沙坦就是目前全球市场上主流的降高血压药物,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并发症。同时,也用于心力衰竭或近期心脏病发作的患者。
然而,这款被无数人服用的降压药缬沙坦却意外的出了问题。
7月5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公告,称华海药业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被检测出含有NDMA,该杂质含量远超过欧盟定制的标准。
EMA 的抽查结果显示,华海药业的缬沙坦原料药中NDMA的含量为3.4 ppm 至 120 ppm 之间,平均含量 66.5 ppm,比欧盟暂定标准 0.3ppm 超过 200 多倍。
NDMA即N-二甲基亚硝胺,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A 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证据明确,但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是目前已知的9种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之一。
7月7日,华海药业首次发布公告称,对缬沙坦原料药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评估的过程中,在未知杂质项下,发现并检定其中一未知杂质为亚硝基二甲胺(NDMA)。经调查该杂质系缬沙坦生产工艺产生的固有杂质,含量极微,且就业内采用的相同生产工艺而言,具有共性。根据相关科学文献中基于动物实验的数据显示,该杂质含有基因毒性。
华海药业公告发出后,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当日,华海药业股价跌停。实际上,自7月5日EMA公告后,华海药业的股价就开始连续下挫。7月5日,华海药业股价跌2.81%,7月6日,股价跌7.20%。
不过,据华海药业称,缬沙坦制剂在国内尚未上市销售。缬沙坦原料药主要销往北美、欧洲、印度、俄罗斯和南美等市场。2017年度,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销售金额为人民币3.28亿元。缬沙坦片产量为4.07亿片,销量为3.41亿片。
7月13日午间,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经检测,公司销售的国内缬沙坦原料药也存在 NDMA 杂质,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公司决定主动召回在国内外上市的缬沙坦原料药。”也就是说,国内缬沙坦原料药也存在一定风险。
同时,公司已经告知国内使用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的客户,提请他们对NDMA杂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度华海药业在国内缬沙坦原料药销售收入约为1396万元人民币;2018年1月至6月预计销售收入约为1284万元人民币。
全球紧急召回,或面临首起诉讼
虽然是极微量NDMA 杂质,但是药品安全,兹事体大。
由于华海药业的缬沙坦主要销往北美、欧洲、印度等国外市场,在EMA发布缬沙坦原料药被检测出含有NDMA后,促发了一场全球紧急召回。
欧盟各国政府,于7月5日开始召回含有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的药品。7月9日,加拿大卫生部宣布召回使用缬沙坦成分的五个仿制品牌的28种血压药物。
7月13日,FDA发布缬沙坦自愿召回公告后;7月17日,美国普林斯通制药制药公司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召回缬沙坦和缬沙坦HCTZ片剂。
据统计,目前已引发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香港、台湾等超过20个国家实行药品紧急召回。
7月17日,EMA公布缬沙坦药物审查的最新进展。EMA称,过去两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在召回含有来自浙江华海的缬沙坦的药品,欧盟各地的药店不再提供这些药品。虽然需要进一步评估,但没有直接风险,建议服用缬沙坦的患者不要停止治疗,除非他们的药剂师或医生建议他们这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降压药是一种“药不能停”的药物,一旦高血压患者停止服用药品,高血压则随时可能剥夺他们的生命。
“很纠结,我们需要继续吃降压药,但是报道却说含有致癌物,所以不知道该继续吃,还是不吃。”有患者称。
除了紧急召回,缬沙坦药物或将面临首起集体诉讼。7月22日,据加拿大CTV电视台最新报道,加拿大的病人已经拟向5家加拿大药企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可能在制造药品方面存在疏忽,并对其在中国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质量控制测试。要知道,在国外医药类诉讼如果成功将是巨额的赔偿金和惩罚。
CTV报道称,此次召回可能会影响到已经开具这些药物的440万加拿大人。 Merchant Law Group律师事务所目前正在进行全国集体诉讼,指控五家加拿大公司 - Teva Canada Ltd.,Sandoz Canada Inc.,Pro Doc Limitee,Sanis Health Inc.和Sivem Pharmaceuticals ULC - 可能未对其进行充分测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