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

长江证券韦洪波:网金部门如何定位?只做APP,使命将会很快结束

2018-09-24 15:55  券商中国   王璐璐

9月21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在深圳举办2018证券行业金融科技峰会,长江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金融科技官韦洪波发表了《春晓--变与不变的券商互联网金融》主题演讲。

演讲要点如下:

1、 研究券商互联网金融的变与不变,我们先看看这一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和券商行业自己的变化。这一年来,互联网圈很精彩,他们赚钱能力还是非常强,商业变现能力也是往前跑,新崛起的拼多多值得关注。其实,客户需求一直在,就看什么样的技术和场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证券公司的APP越来越好用,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输于互联网公司。但是每次升级都会丢一些客户,他们对升级有天生的“懒惰”,这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另外,我们券商APP的一些设计理念,跟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有所差别。

2、长江证券2017年推出iVatarGo“阿凡达”,重点关注服务千人千面、智能分发,重在客户触达,还根据线下员工能力模型分发客户资源,提升客户触达效率。2018年,iVatarGo不仅仅提供一些好用的行情资讯工具,还为客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投资辅助决策体系。同时还尝试在服务下沉、渠道下沉、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提升券商总部能力等方面发力。

3、PC时代,券商面对客户的产品实质上就是行情和交易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APP,券商还应该做什么产品来服务自己的客户?或许可以借鉴今年互联网圈发生的变化,降低用户门槛,学习他们服务下沉和渠道下沉的打法,不以开户和交易为目的,不规划这些过重的功能,规避合规风险,建立自带流量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矩阵。另外,券商APP越做越重,升级问题也困扰客户。如果光从解决客户的行情和交易需求来看,APP并不一定是券商金融科技未来的核心竞争产品。

演讲全文如下:

非常感谢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有了这样的平台,行业从业者可以在一起聚一聚、进行分享。为什么讲《春晓--变与不变的券商互联网金融》这个题目,因为今年券商挺难的,尤其是中小券商。刚才记者提问是不是寒冬?是一定的。

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互联网圈确实很精彩,阿里马云重回课堂,百度陆奇来了又走了,小米上市雷军拿了99个亿,红衣教主周鸿祎由富翁到“负翁”,京东金融也更名为京东数科。这些我们都不太关注,大家乐一乐就好了。

我们关注的是这几个事情,第一个是头条和腾讯之战。头条在很多垂直领域流量运营做得都很好,但他们也有一些痛苦,比如一些产品内容质量在下降,一些搞互联网营销的说头条号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内容质量提高也越来越难。长江证券这两年做的有些东西就是学习了头条的一些打法,我担心明年再讲头条的时候,就怕它也“变老”。

看看腾讯这一年,大家发现他的赚钱能力还是非常强,商业变现能力还是往前跑,但是产品能力上,很多人认为他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反,头条以算法为基础的产品矩阵打法,包括抖音的横空出世,给了腾讯很多压力,尤其是抖音的强运营和向社交突破,洞穿腾讯最为看中的用户关系链。第二,拼多多上市后争议很大,但我还是经常在拼多多上买东西。虽然质量参差有别,但他们在渠道下沉,服务下沉(服务四五线城市,甚至更低),关注用户核心需求上确实做得很好。我们常说,用户需求一直在,就看我们的技术能力、运营能力能不能打造出好产品或者好场景来解决这个需求。

去年我说证券公司的APP会越来越好用,确实这一年来,我们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券商中国评的时候底气也要比去年强得多。我们七八家券商的APP不会比同花顺差多少,但是跟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在设计理念上还是有所差别。我们更新很快,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每次升级都会丢失一些客户。我们家安卓的升级是25次,客户经理说每一次升级都会丢一些客户,他们在升级这个问题上,天生有“惰性”,这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噩耗。

再说到变与不变。券商互金部门的存在价值如果只是在头部渠道上引流获客,那使命确实结束了;如果说,网金部门只做APP,那使命也会很快结束。我们看看一些银行,网络金融部门整合线下的网点,一步到位,值得关注。

我们去年搞的项目iVatarGo(阿凡达),就是在客户端,主推千人千面、智能分发,重在客户触达。很多打法是跟今日头条学的,但智能分发不是跟它学的,这是我们的创新。一年时间我们都在做客户触达,确实挺难。

去年下半年,我们对公司的客户资源进行盘点,做智能分发要关注三个要点:一个是客户画像,一个是产品和服务的画像,还有线下人员的能力模型描述。三个方面,在一个闭环里去做。我们把各个分支机构线下人员进行能力模型画像,根据员工能力模型分发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做客户触达活动。

2018年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服务下沉、供给侧改革,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提升券商总部能力。

2018年的iVatarGo,不仅仅提供一些好用的行情咨讯工具,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投资辅助决策体系。除了能直接卖钱,在客户拉新、资产盘活以及更多的服务效率提升上,效果也都不错。比如,我们做的秒杀活动,很受客户喜欢。

我有一些迷惑的地方,证券公司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内所有经营活动,是不是都要属于特许经营,有没有不是特许经营的东西。或者说,一些经营活动,监管部门还没有细则出来,或者一些规则不是很完善的,我们是不是遵循一些原则就可以,比如不伤害客户,不欺骗客户等。这样,我们在信息技术服务这样的领域里,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另外,现在讲到所谓的财富管理我挺迷茫的,如果还是以交易佣金为主的商业模式,何谈财富管理?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买方投顾事情,按客户资产量收取服务费用。

我们的行情资讯产品,PC时代都是供应商帮我们做的。来到长江以后发现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工具,不自带流量。

前几天在北京有一个小程序的会议,我们有一个同事是从百度过来的,他参加了这个会议,他回来跟我说那是他真正应该去的地方。所有话题都是从客户需求开始。这一年来很多公司依托小程序变成了大公司,我们券商做什么?现在头部流量已经没有了,甚至价格很高也拿不到。因此,我们能不能做一些低门槛的,不以开户、交易、投顾为目的,不规划这些重功能的、自带流量的产品来服务用户。说白了就是大家所说的投教产品,通过内容和工具,服务广大用户,而不光是盯着自家的客户。我们现在小程序都是自己生产,我们现在大概要做十几个,一周要做一个出来,把门槛降低,我们也看看能不能玩一些服务下沉和渠道下沉,这些产品才是自带流量能够真正成为互联网的产品。前面讲的那些东西都是工具,之前有些东西还不是我们自己能做的。

在提升券商总部能力这块,对于很多中小券商而言,对子公司的管控,一直都是问题。如果我们能从人力、风控、合规、财务,搞一套系统把他们搬上来,应该能提升子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另外,我们也尝试对公募基金经理的画像,根据每天各种风格指数的走势推测基金持仓,根据基金经理交易习惯做定制服务,这个方法论估计大家都会,就看每家做得怎么样了。

我们还困惑怎么做券商的财富管理。很多公司都派人到国外学习,我们公司十年前也派一大批人去美国学习,十年以后还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方向,方向肯定是,但是怎么做?

还有APP是券商金融科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吗?招行有两个APP,他们allinAPP,估计就是对标支付宝,但以账户为核心的APP永远不可能成为下一个支付宝。另外,券商APP的更新,多么痛苦,越做越重,不重的APP在满足客户交易上肯定不好用,客户查资产、买一个东西,你能做轻吗?越做越重,我们总想用一个APP解决所有的客户需求,我真的觉得很难。

另外,券商有新零售吗?前两天安信证券的一个老师写的很好,没有创新商业模式何来新零售,新零售要么解决分发路径和全面提升效率,要么解决生产方式。我们用数据驱动零售,可能有些交互体验和效率上会好一点,但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大背景下,这是新零售吗?没有商业模式的改变,我们有新零售吗?对券商新零售我确实没想明白。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