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A股市场低迷,权益类产品投资严重受挫。在各大策略纷纷失效、盈利艰难的当口,CTA策略却一枝独秀。特别是,今年7月份以来,以黑色系和PTA等商品为代表的期货品种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推动CTA策略产品爆发,瞬间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交易策略。
今年私募行业CTA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高达5.3%,远远跑赢其他产品类别。业内人士预计,在宏观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预期的情况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CTA策略仍然大有可为。为此,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私募机构,以了解CTA策略运用情况。
2018年A股持续下行,汇聚各类投资高手的私募基金陷入亏损窘境,各大交易策略纷纷失效,然而商品交易顾问(CTA)策略产品今年大面积盈利,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采用CTA交易策略的期货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3%,录得正收益的产品数量占比达66%,在市场各大策略中遥遥领先。
6个CTA子策略均获正收益
CTA交易策略可分为主观趋势、主观套利、系统高频、系统趋势、系统套利和管理期货复合策略6个子策略。今年以来,这6个子策略指数表现抢眼,其中,管理期货复合策略以5.74%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次是系统套利子策略,以5.07%的平均收益排名第二。
从8月单个月份表现来看,这6个子策略整体上均获得正收益。其中,管理期货复合策略以1.69%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次是系统趋势子策略,平均收益率为1.25%。
反观股票策略,8月份平均亏损2.05%,使得今年前8个月平均亏损加大至10.35%,多达八成的股票策略产品陷入亏损怪圈。更加惨烈的是,截至8月末,北京、上海和深广地区38家大型股票私募今年以来的收益出现全线亏损,这在国内私募历史上较为罕见。
“今年以来,在各大策略排行榜上,CTA策略一直名列前茅,是因为今年以来各大策略都遇到困难,尤其是盈利能力较强的股票多头策略更是折戟沉沙。另外,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CTA长期以来是盈利翘楚。巴克莱商品CTA指数1980年以来的盈利水平,一直力压标普500,而且回撤也要比标普500低很多。”深圳厚石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延军说。
侯延军认为,CTA策略产品盈利能力今年受到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CTA策略属于衍生品策略、偏小众,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少,因而之前受到的关注少;二是今年以来,以股票策略为首的各策略纷纷遭遇滑铁卢,更凸显CTA策略的优势。
三季度CTA策略锋芒毕露
今年上半年,CTA策略表现稳健。从产品发行数量来看,上半年全国私募产品的数量同比下降20%,规模出现下滑,规模下降几百亿。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所统计的6860多只私募产品平均亏损6.79%。甚至还出现个别私募机构跑路的情况。相比证券类私募产品,期货私募产品表现非常不错。上半年CTA策略指数累计收益1.3%,产品的整体收益为2.3%,好于市场同期水平。
但是,进入三季度,以黑色系品种和PTA(精对苯二甲酸)为代表的期货走出了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不少CTA产品因而爆发,CTA策略开始锋芒毕露。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平地起惊雷,这也符合CTA一贯特征,往往伴随着一波趋势的形成,CTA就会有亮眼表现。
“随着原油期货、铜期权的正式上市,今年以来,期货市场开放、发展步伐加快。从交易角度看,今年CTA策略表现不错,各品种的阶段性方向比较清晰,场内期权也很活跃。商品期货仍然是明年值得超配的一个大类资产。”亿信伟业基金管理首席顾问江明德说。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美方挑起的贸易战升级,使得市场不确定性加大,如果出现较大的黑天鹅事件,反而对于CTA策略有利。随着全球市场进入高波动阶段,此前被低波动折磨了两年的CTA策略迎来了复苏。对于商品期货而言,因为可以同时做多和做空,不论是面对通胀压力还是遭遇通缩环境,CTA策略都可以通过捕捉商品价格的趋势赚取收益,因而成为资本市场上博取风险收益的良好投资品种之一。即使在经济存在下行风险的环境中,CTA策略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