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企鹅经典:小黑书》中英双语版引进出版

2018-11-08 08:10  新浪读书

此次出版的“小黑书”中英双语版本,是国内首次版权引进
此次出版的“小黑书”中英双语版本,是国内首次版权引进

2015年,企鹅出版集团为庆祝成立80周年,推出了80本“文学册子”,名为Penguin Little Black Classics(《企鹅经典:小黑书》)。

这套文学册子主打东西方名家“冷门”经典,或选取名家的短篇作品,或节录其经典长篇。选目磅礴丰富,跨越时空,寻找传世之作,出版之后迅速风靡全球,首周创造了 70545 册的销售记录,平均每天卖出 1 万册。

此次出版的中英双语版本,是国内首次版权引进。从英文原版的选目中,为中国读者精心挑选了30部兼具经典性与当代性的作品,分三辑推出。除可读性较高的短篇小说之外,还收录了一些诗歌及未曾译介过的非虚构作品。

本次推出的第一辑,包含了薄伽丘、爱伦•坡、契诃夫、托尔斯泰、福楼拜、托马斯•哈代、芥川龙之介、吉田兼好、威廉•布莱克、里尔克10位殿堂级作家的七本小说作品、一本随笔、一本诗歌选集和一本书信集。

在翻译上,十本小黑书均直接译自原文。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来自著名诗人、德语翻译家冯至先生。《傻子的一生》来自芥川龙之介最权威的译者文洁若,其中《点鬼簿》为译者新译。还有草婴译托尔斯泰、汝龙译契诃夫,他们的译本从来不会让读者失望。

除了老一辈翻译家,《哈利•波特》的译者马爱农、《七堂极简物理课》的译者文铮、《徒然草》的译者文东,都为小黑书贡献了高水准的译文。

在装帧设计上,小黑书保留原版“三段式”经典封面,以及口袋书大小的开本与厚度,更在每本书的勒口处,添加了可以插入公交卡、火车票的卡槽,便于读者通勤、旅行时携带。

企鹅出版社掀起了一场“平装书革命”
企鹅出版社掀起了一场“平装书革命”

企鹅:制造了“平装书革命”的出版商

以出版小开本口袋书系列的方式,庆祝自己的80周年,似乎颇让人费解。然而,若对企鹅出版社的发展渊源稍作了解,也能理解一二。

1934 年的一天,艾伦•莱恩(Allen Lane)在拜访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的归途中,在火车站寻找能够陪伴他返回伦敦的合适阅读物,却除了时尚杂志和低俗小说以外一无所获。他由此决定创立自己的出版社,出版那种在任何地方都能贩卖、低价同时质量相对较高的大众图书。

于是,企鹅出版社诞生了,更由此掀起了一场“平装书革命”(The Paperback Revolution)。

在企鹅平装书之前,相对于那些贵重的大部头书籍,平装书被视为一次性消费品,在火车上、在游轮上,读完随手扔出窗外——反正价格便宜,粗制滥造,内容也只能作为消遣,读完即弃。而精装书籍的价格,又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的。

企鹅平装书的出现,便促成了“人人都读得起的经典”的产生。6便士的低廉价格,却并未降低它内容的质量——名家经典,装帧简约,赏心悦目,这使得企鹅平装书,在一大批拥有阅读需求、却买不起精装本的中产阶级群体中大受欢迎。

由此,也不难理解这套“小黑书”的意义。其中不无包含对具有普及意义的平装经典的致敬之意。

因此,本次将这套《企鹅经典:小黑书》引进,从中选取10册作为第一辑推出,保留原版的封面设计与英文原文,也意在让那些看似“高冷”而让大众读者望而却步的经典,变得触手可及。

柔软的平装封面,传统纸质的墨香与触感,趁手易携的开本设计,短小精悍的版面与内容——小黑书以一种更易阅读的方式将经典呈现出来,满足广大身处繁忙喧嚣之中、阅读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都市青年阅读经典、阅读好书的精神需要。

《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一辑》
《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一辑》

重新发现经典:兼具时代性与话题性的个性读本

也许有人会认为,把这些名家的作品浓缩至短短几十页,体现不出作家风格的典型性与完整性。

选择名家的短篇作品,在符合当代读者日常节奏与阅读习惯的同时,并没有降低选择作品的质量要求。而这些看似“冷门”的短篇,实际上也是名家的代表作,在国外读者中具有颇高的人气。只不过,相比于其他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未被国内大众读者所“开垦”罢了。

可以说,小黑书所选的短作品,都是名家的“非典型”代表作,有助于国内读者了解作家的更多侧面,让这些文学大师的形象与文笔,在读者的个人阅读体验中,变得更加立体、更加丰富。

例如,国内读者可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但可能不知道他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吗?》被詹姆斯·乔伊斯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再如,福楼拜除了《包法利夫人》,还有一部被认为极其杰出的短篇小说《一颗简单的心》。而爱伦·坡、契诃夫、芥川龙之介,他们本身就是短篇圣手。

除此之外,当读者阅读这些“个性化”经典的同时,也会发现,文学大师心中所想、笔下所写,其实与自己相差不多。这些经典跨越时空,即使在当下也不过时,能够与当下读者产生共鸣。

读者可以从托尔斯泰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吗》中看到,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追求,从古至今并没有改变。

从契诃夫《醋栗》中的三部短篇,看到日常生活的无聊性与平庸性。这位“心灵导师”语重心长地告诫当时的青年,也告诫当下的我们:“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您自己昏睡!”

而吉田兼好的随笔《樱花树下的清酒》,更是一语中的地说出了大多数当代青年的心中所想。

“事事能干却不解风情的男子,好比没有杯底的玉杯,中看不中用。”

“住所要舒适自在,虽说浮生如逆旅,也不妨有盎然的意趣。”

“把什么都弄得整齐划一,是无聊的人才会做的事。”

“只有俗不可耐的人才说得出这样的话:‘这儿的花没了,那儿的花也没了,没什么看头了!’”

“但凡有事,一定要喝酒,且喜欢强行劝酒,真不知道理何在。”

还有“丧”文化之元老芥川龙之介,恐怖小说、推理小说的开山祖师爱伦·坡,被视作现代主义鼻祖的福楼拜……每位大师,都比我们平时在课本中、在书架上看到的更有个性。

小黑书轻便易携
小黑书轻便易携

不止是书:兼具实用性与时尚性的单品

小黑书的轻便易携与内容的短小精悍,让它注定成为读者通勤与旅行的最佳伴侣。

口袋书大小的开本设计,2小时左右的阅读体量,特别适合在通勤的地铁与旅行的列车、航班上阅读。一次飞行、一次班车,正好是完整读完一本小黑书的时间,不用担心阅读被中途打断。

中英双语版与原版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在勒口处增加了卡槽
中英双语版与原版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在勒口处增加了卡槽

中英双语版与原版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在勒口处增加了卡槽,便于读者放置公交卡、火车票甚至登机牌。

外国读者在社交网站上晒小黑书
外国读者在社交网站上晒小黑书

由于小黑书的轻便易携,外国读者们已经在INS等社交网站上掀起了带着小黑书到各地旅行、打卡以及晒小黑书美图的热潮。黑白分明、简约高级的三段式封面,小黑书不仅是值得收藏的文学经典,也是上镜百搭的时尚单品。在许多社交网站,可以看到外国网友们贡献出了小黑书多种多样的玩法。

其实,小黑书“三段式书封”的设计,也大有来历。“三段式书封”是企鹅出版社的经典造型,由企鹅第一代艺术总监Edward Young设计。有别于往日那些设计繁复的硬装书,这个简洁明快的设计让“企鹅书”在众多文学类书中脱颖而出。

2009 年,英国皇家邮政局发布了一套“影响英国的十个经典设计”的邮票。企鹅“三段式”书封就是其中之一,与双层巴士、MINI 汽车一起成为了代表英伦文化的符号,可见其在平面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

小黑书在保留企鹅经典三段式设计的基础上,使用了自带高级感的黑色与白色。黑白分明,拒绝落灰。正如读书人的态度一样。

期待这次《企鹅经典:小黑书》中英双语版的出版,能在国内带来一场阅读经典方式的变革,掀起一股重新发现经典的热潮。

《企鹅经典:小黑书》第一辑
《企鹅经典:小黑书》第一辑

[内容简介]

《企鹅经典:小黑书》是企鹅出版集团在成立80周年之际开始推出的系列“文学册子”,选目磅礴丰富,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寻找传世之作。此次出版的中英双语版本,从英文原版的选目中,为中国读者精心挑选了30部兼具经典性与当代性的作品,分三辑推出。除可读性较高的短篇小说之外,还收录了一些诗歌及未曾译介过的非虚构作品。

第一辑包含了薄伽丘、爱伦·坡、契诃夫、托尔斯泰、福楼拜、芥川龙之介等殿堂级作家的七部小说作品、一部随笔和一本书信集。除汝龙译契诃夫、草婴译托尔斯泰、冯至译里尔克等经典译本之外,还有马爱农、文洁若、余西等著名译者的新译版本。其中托尔斯泰的《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曾被詹姆斯·乔伊斯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而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亦被认为是他极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者简介]

★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杰出作家。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歌颂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 爱伦·坡(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擅长以夸张、隐喻、象征等手法和奇异的想象,构造诡异的氛围与怪诞的情节,是恐怖小说大师,也是推理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先驱。

★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期俄国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其作品结构紧凑,语言精炼,擅于塑造小人物,描写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现状。代表作有小说《变色龙》、《套中人》,戏剧《樱桃园》等。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作家。其创作既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又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的萌芽。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期作家,尤擅短篇小说。文风冷峻,语言简洁有力,善于抓住人心的幽微之处,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等。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代表小说作品既有长篇《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亦有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

★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南北朝时期著名歌人、散文作家。精通儒、佛、老庄之学,随笔集《徒然草》,是日本随笔文学中的精品。

★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作家,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诗歌涉及宗教、存在主义等议题,对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祈祷书》、《新诗集》、《杜伊诺哀》等。

★ 威廉·布莱克(1757~1827),18至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晦涩深沉,充满宗教、象征与神秘色彩。代表诗作有《诗的素描》《天真与经验之歌》《天国与地狱的婚姻》《弥尔顿》等。

[名人推荐]

★ 所谓经典,就是能够经过时间的淘洗依然幸存的作品,企鹅经典选取的就这样的作品。把小黑书放进口袋,仿佛怀揣着几个世纪都未曾熄灭的小小火光。——青年作家 蒋方舟

★ 这套《企鹅经典:小黑书》在全球畅销的理由之一是冷经典,经典意味着名家名作,冷意味着未被大众所熟知的。有些是作家偏爱的,有些是作家的处女作,有些是从未出过单行本,有些是第一次从原文译介。这套小黑书几乎让所有的大师放下偶像包袱,让读者可以从轻薄的短篇小说或诗歌和名家赤诚相见,重新发现名家的内心世界。——青年作家 马伯庸

★ 相信时间筛选出来的作品。我记得有一位先生说过,节省时间就是读名著,读大师的作品。——青年作家 阿乙

★“小黑书”囊括外国文学名家经典,以独特的视角,精中选精,小篇幅,大分量。——《哈利·波特》译者 马爱农

[编辑推荐]

★ 文学名家“非典型”代表作,超越时空的个性化经典,总有一本适合当下的你。

★ 一本小书,两副面孔:中英双语,正反阅读。

★ 经典三段式封面,黑白色调简约高级,既是值得收藏的文学经典,也是上镜百搭的时尚单品。

★ 口袋书开本设计,后勒口自带卡、票插槽,通勤与旅行的最佳伴侣。

[媒体评价]

“人人买得起的伟大文学作品片段”

“小黑书经典系列将企鹅的出版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企鹅高度灵活的便携本适合通勤途中阅读,符合现代读者的需要”—— 英国《卫报》

“每个人都喜欢重新发现经典——这种想法如此强烈以至于100年后仍不会被忽视。感觉就像它的存在保证了你的阅读时间不会被浪费。”—— 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江文军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