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

左手研究沟通 右手项目储备 科创板“试炼”券商投行“成色”

2018-11-30 08:00  中国证券报   陈健 赵中昊

多维度考验投行“含金量”

科创板企业上市过程中对券商投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和更高要求。某中型券商投行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难点和挑战在于充分挖掘、培育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科创型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和定价,设计完善的交易机制,并严格防范市场风险。

上述海通证券投行有关人士表示,考验投行“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科创板企业上市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包容性安排,但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执行高标准,企业必须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这也对券商理解、挖掘企业科技含量、创新性并向投资者充分展示企业特性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其次,企业估值与定价方面。科创型企业由于其独特性,有的尚未实现盈利,不能使用传统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能无法识别企业的长期价值,易与企业产生意见分歧,导致企业估值与定价难度加大。这对券商的定价及承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赵明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赴美上市次新股今年三季报的数据和估值体系,也能为科创板的潜在估值框架和投资者承受度提供参考。今年赴美上市企业第三季度财报的关键词都是亏损,很多企业都还处于前期的积累期,或者在持续烧钱占有市场,或者进行技术研发。与传统估值体系不一样,对于这些创新企业来说,巨额亏损正是超额投入,是为了更高速的发展。因此,并不能单纯地用A股二级市场的估值指标来分析这些企业,而更应该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成长能力以及行业地位。

此外,注册制对传统投行的盈利模式也将会产生冲击。投行收入结构也会发生根本变化,通道收入向综合服务收入转变,未来投行业务将更强调综合服务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展望未来,长城国瑞证券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投行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头部券商效应比较明显,头部券商在早期试点阶段更易于抢占市场;长期来看,会涌现一些深耕细分行业和专注细分市场业务并善于价值发现的资本精品投行,这为我国具有创新独特业务模式的中小券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弯道超车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谢玥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