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李耀威)又一个“造富神话”破灭。12月14日,涉案金额达1046亿元、598万余人参与的“善心汇”传销案一审宣判,湖南省双牌县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张天明有期徒刑十七年,并处罚金一亿元。事实上,早在2017年7月,公安机关就对“善心汇”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天明采取强制措施。
虽然“善心汇”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它对普通百姓造成的财富损失和“洗脑”伤害却难以在短时间弥补。
“家人在善心汇投了3万元,有哪些手段能够减少损失,追回钱?”
图片来源:知乎
2017年7月,张天明被刑事拘留后,善心汇会员的家属们通过知乎、微博等渠道寻求帮助亲人方法。
即使如此,令人遗憾的是,在12月14日法院宣判后,仍有善心汇的会员家属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留言,坚信张天明会回来。“我妈妈投了善心汇3000元,张天明被警方拘留后竟然还苦苦等待善心汇回来。”“我爸天天听群里的语音洗脑,怎么劝说都执迷不悟,已经投了15万了。”
“包装大师”张天明:以慈善之名行传销之实
据双牌县人民法院公开信息,2013年5月,被告人张天明注册成立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6年3月起,张天明开发了“善心汇众扶互生系统”并上线运行,成立、入股了多家公司。以“扶贫互助”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培训、宣传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员,骗取财物,要求参加者以缴纳300元购买“善种子”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会员间以发展下线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会员的获利收益全部来源于后期会员投入的资金,而非实体经济支持。
图片来源:原善心汇官网截图
为了让会员们相信善心汇是慈善机构,张天明包装了一系列名词,“善种子”实为激活码,打款称为“布施”,收款称为“受助”,此外还有“善心币”、“功德主”等称呼。
除了对一些名词的包装,张天明对自己和善心汇也进行了包装。张天明经常通过慈善捐款接受媒体采访,提高曝光度,同时考察贫困山村,收购入股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营造“济困扶贫”的假象。在“善心汇”内部,张天明定期在微信群进行讲话直播,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善文化等宏大内容“洗脑”会员。
在慈善的背后,则是张天明的个人敛财。据《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媒体报道,“善种子”“善心币”等大多数涉案费用由会员直接打款之张天明的多个个人账户,其他骨干成员也有不同程度的非法所得,张天明非法收入达10亿多元。而善心汇捐赠慈善的花费并不多,甚至会以帮扶的名义把贫困户发展成会员。
“善心汇就是一个传销,我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取得个人利益,”张天明坦言,善心汇打着慈善的旗号,如果没有一个名头,就没有号召力,“我很清楚,善心汇平台迟早会崩盘。”
“慈善正成为一种常见的传销模式。”北京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对中国财富网表示,现在的传销组织已经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传销,出现了很多变种,如利用微商、区块链、原始股等模式,使用最新的技术包装,更具有欺骗性。
传销迎合快速暴富的幻想 避免受害关键戒“贪”
中国财富网发现,大多数传销案,如e租宝传销案、一九爱心传销案等受害者都建立维权QQ群,但并未搜索到善心汇的维权群。反倒是在2017年公安机关对“善心汇”传销活动立案侦查后,张天明通过微信群煽动会员先后在湖南、北京两地的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尽管法院12月14日已对善心汇一审判决,但仍有一批会员仍执迷不悟,在相关报道后面留言,相信善心汇会回来。
但张天明对善心汇会员的评价并不高,“他们就是贪。只要有高额回报,就会有人感兴趣。再做点事情进行包装,就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说到底,他们都是冲着利益来的。”
“传销的本质还是人性问题。”董毅智对中国财富网分析认为,传销之所以屡禁不止,而且出现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煽动力越来越强的趋势,是因为它适合部分人现阶段的精神和物质状态,即幻想通过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暴富。
如今,善心汇平台已经瘫痪,数百万会员恐将面临血本无归的结果。虽然距案件事发已近1年半的时间,但仍有受害者通过各种途径询问如何追回损失。12月17日,在“中国反传销同盟会”的QQ群里,一位受害者家属咨询如何拿回被骗的3万元,对此,有多年反传销经验的群管理员表示,“会员的钱基本已被挥霍一空,‘打水漂’了。对于传销受害者,能明白过来已经是烧高香了。”
图片来源:“中国反传销同盟会”QQ群聊天记录
董毅智则建议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退赔。他告诉中国财富网,维权渠道有很多,如报案、举报等方法受害者都可以使用。但他也直言,目前问题是很多受害者或由于维权成本高主动放弃,或心存侥幸,认为国家会处理。他建议受害者应该主张权利,追回损失,“当时投资时头脑一热,事后弥补必然要付出成本和代价。”
近些年,我国传销活动层不出穷,从e租宝、昆明泛亚案、上海中晋案,天津天狮案到最近的善心汇、1040阳光工程,不仅让成千上万人财富受损,更通过洗脑蛊惑人心。为尽量减少传销案,同时也避免更多人卷入,董毅智建议,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面对变种的各式传销,不仅要出台新的措施应对,同时可与各地区各部门联合执法;另一方面,传销案涉及人数众多,执法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对监管部门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让专业人的做专业的事,让措施落实到实处。
对于普通百姓,董毅智则认为关键是戒“贪”,同时媒体也应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普及反传销知识,增强百姓的判断力。
“我衷心奉劝广大群众,不要再参与互联网上的这些项目。不劳而获是走不通、不能长久的。”张天明表示。
原标题:非法敛财10多亿的“善心汇”骗局:什么人最容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