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西大厅展区,南北各有一组老子、老子塑像,位列两侧,形成历史的精神空间。雕塑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老子、孔子两位文化先圣的形象。
近日,“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将展至6月份。
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吴为山在国家博物馆为媒体和观众进行导览,为大家讲述每一件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本次展览是吴为山近三十年来以中华历史杰出人物为主要创作题材,倡导和践行写意雕塑理论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谈到展览的题目“丹心铸魂”,吴为山说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不忘初心,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英雄,“这个丹心是我对祖国、对民族的一片丹心”,他说道:“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家不仅要有艺术的技巧,更要用他的心来表现作品,用心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有道德的、有理想的作品。技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有对祖国、对时代、对党、对人民的温度。”
吴为山近三十年来创作了五百余件雕塑,立于中国及世界多个国家,为当代中国雕塑艺术根植传统、吸收外来、锐意创新开辟了新境。被誉为“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季羡林语),被国际评论家认为:“是中国雕塑新精神的代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吴为山雕塑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参观了这次展览,他评价道:“回归人文,这是吴为山雕塑的重要特点。他的作品向世界证明,艺术家的真纯是作品生命之本。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真切生命感动的形式,流行的没有艺术创造力的所谓’当代艺术’、空泛的观念是行不通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西大厅南侧一至三层展区。
本次展览共展出雕塑作品179件套。内容有以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为代表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以焦裕禄、雷锋、孔繁森、南仁东等为代表的英雄劳模、时代楷模;以炎帝、黄帝、孔子及诸子百家直至现当代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以达·芬奇、马可·波罗、顾拜旦等为代表的世界名人;《睡童》《春风》为代表的生活系列;南京大屠杀组雕;一尊尊历史丰碑,一件件艺术杰作分布于中央1号厅和西大厅南端。
吴为山讲述作品的创造过程
吴为山1962年出生于江苏的一个文化世家,文脉昌盛,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刻苦诵诗、写字、画画。此后,吴为山陆续在无锡、南京等地读书求艺,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调任南京大学,创建雕塑艺术研究所、美术研究院,任教授。2008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2014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曾访学于北京大学、欧洲陶艺工作中心,美国华盛顿大学艺术学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吴为山有感于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立志塑中华古今贤人像以立时代丰碑昭示来者,引领精神。吴为山勤于思,敏于行。怀着文化自信与自觉,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对当代雕塑创作和理论创新贡献出中国智慧。他的雕塑作品,以其“诗风浩荡”的写意精神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共鸣。他的个人作品展巡展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联合国总部、英国皇家美术院,并受邀与法兰西学院主席阿巴吉在法国举办“心灵对话”的双人联展。其作品被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并有不少作品成为德国、法国、巴西等国家城市的标志性雕塑。韩国设有吴为山雕塑公园,其代表作《马克思》永立德国特里尔市,大型雕塑《百年丰碑》永立法国蒙达尔纪市。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采列捷利认为:“吴为山作品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欧洲学院派传统和伟大中国文化的必然的完美融合。”南京博物院、太原美术馆设有“吴为山雕塑馆”;他创作的《雷锋》作品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课本;不少作品被编入中小学美术教材;《南京大屠杀组雕》被编入韩国教科书。吴为山始终坚持文化自信,以弘扬和表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当代艺术创造为己任,通过经典作品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
吴为山为媒体和观众导览
吴为山认为,塑造文化名人塑像的重点在于“塑什么人”,他们必然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并被历史和人民铭记的人。吴为山曾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十多次塑造孔子、老子、杜甫、齐白石等人物,他在创作过程中更为深刻地理解深蕴与历史人物形象中的文化精神,在形和神之中找到契合。如杜甫草堂系列作品,从游学壮歌、长安沉吟、流寓秦州,到夔门抒怀、草堂岁月、洞庭余响,诗意地塑造了杜甫现实与理想、深郁与豪放相互交错的一生。“这些雕塑不仅给我自己以独特的艺术视觉回味,更能在驻足凝视时凝神、凝思。”吴为山说。
吴为山与小观众交流
吴为山的成就得到国内外的广泛高度评价。杨振宁先生:“吴为山在中国三千年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中探索着‘中国’二字的真义,其在神似与形似之间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吴为山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2007年,韩国仁济大学学位委员会宣布:“鉴于吴为山教授作为一位艺术家,通过艺术和哲学对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吴为山名誉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为山荣誉院士,并赞其“走在艺术发展的前沿,为雕塑开拓新视野,界定新意义”。2016年,吴为山获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最高金质奖章、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以表彰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贡献。2019年,鉴于吴为山在雕塑艺术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对中意艺术交流的杰出贡献,意大利艺术研究院授予吴为山荣誉院士和米开朗基罗勋章。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吴为山创作的数百尊杰出的人物雕像,是行走在世界的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及其在当代的转换。吴为山以“对话”形式创作了《问道》《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灵魂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等作品,这些作品犹如一座座现实的桥梁,建立起中西人文交流、心与心沟通的纽带。除此之外,吴为山创作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传教士利玛窦,西班牙和法国青年,夏威夷大学教授等人物塑像。他们在不同时期、领域、场合与中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推动建构不同民族命运共同体。
青铜 《延安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1945年》
《焦裕禄》青铜 80×105×52cm
创作于2007年被吴良镛先生撰文称赞是“雕塑的史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包括《求生》《挣扎》《孤儿》《祖孙》《母与子》《老母亲》《圣洁》《小孙子》《最后一滴奶》《抚魂》《家破人亡》等组雕。组雕造型跌宕起伏,人物表现动人魂魄,震撼心灵。作者通过简约而动荡的造型表现出苦难同胞在恐惧悲号与死亡前的挣扎,展现了人类罕见的历史悲剧,并在这组雕塑上刻下:“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中国国家博物馆“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中央大厅展区,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黄炎培、雷锋,迈着响彻时代的步伐,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中央大厅展区,聂耳、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家塑像,形象生动,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吴为山的雕塑艺术正是朝向时代、朝向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他的雕塑作品既是中国传统精神文脉的呼应,也是所处时代气象的呼唤。这些精神丰碑,记写着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壮丽史诗,展示出新时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吴为山对当代中国雕塑的重要贡献,正是在这种恢弘的审美格局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精神的前沿,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当代雕塑语言体系;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积极参与国际雕塑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为中国雕塑建立了鲜明的标志,向世界传递中国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特色的智慧和力量!
《孔子》青铜铸造 高5米
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 前言
吴为山是当代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上世纪九十年代,敏学慎思的他即立定以杰出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铸就时代丰碑,传递崇高的历史价值观。他的雕塑艺术实践以写意作为创作支点,承续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突破西方雕塑的程式化语言,首倡写意雕塑理念,季羡林先生称之为“为时代塑像,为文化塑像”。正是在这种恢弘深远的审美格局基础上,吴为山立足理论创新前沿,创生出切合雕塑艺术表现规律的语言秩序,建构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雕塑语言体系,成为当今中国雕塑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青铜 120x176x215cm 2009年
吴为山始终保有一颗传承中国精神、守护文化灵魂的赤子之心,多年来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以意写神的艺术形式,自觉弘扬时代旋律最强音,努力彰显中华民族沉雄博大、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塑造出一系列富于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审美品格的优秀作品。在数十载的艺术探索中,吴为山借助意笔塑写,从关于古代先贤久远简略的历史材料中创作诞生的“灵魂独白”系列,以纪念碑式个案达成一种新的精神重塑,而他的作品深处始终印有一个辉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诚如杨振宁先生所言,“从老子的恢宏宁静,到鲁迅的沉郁峻切,吴为山一次又一次地从中国五千年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中探索着中国二字的真义。他的雕塑打造了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中国艺术的立足之本。”
吴为山还积极参与国际雕塑艺术的对话交流。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不同国别艺术家各有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对话性声音弥足珍贵。吴为山抱持中国情怀,兼具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在创作中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同时注入对创作主体的解读和感悟,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其作品充满情感张力和生命活力。他所创作的“中西对语”系列,通过塑造对中西方艺术各具开创意义的齐白石与达·芬奇,诗心相通的杜甫与舍普琴科,以跨时空的对话营构出了人类文明同源共命的精神特征。近年来,从齐白石到孔子,从杜甫到顾拜旦,从马克思到百年丰碑,一座座异彩纷呈的吴为山雕塑作品落户世界各地,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艺术的脉动和古老文明的活力,彰显出当代全球化语境中来自中国的审美经验、当代语态、精神价值和美学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艺术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吴为山的雕塑艺术是自洽的,其发展轨迹正是顺应时代、心系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无论是沉思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塑像,还是形态传神的艺术家、科学家、劳动模范和普通群众塑像,都彰显出雕塑家创作灵感的源远水深和创作意识的高度自觉。在艺术理念的不断强化和升华中,凸显出传统文化链接时代而生成的崇高心灵:既是对中国传统精神文脉的呼应,亦是对所处时代精神气象的呼唤。这些精神丰碑,记写着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展示出新时代中国艺术家一片丹心写史铸魂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这些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着中华传统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王春法
吴为山 青铜雕塑 《马克思》高4.6米 2018年
艺术家简历
吴为山,1962年1月生,当代著名雕塑家。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当选为该院通讯院士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
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荣誉博士,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院士(FRBS)及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
曾获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英国皇家“攀格林奖”、美国洛克菲勒“RRC首届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首届中华艺文奖等。
吴为山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先后创作了数百件具有广泛影响作品的雕塑,多次出国展览并被重要博物馆收藏。韩国建有“吴为山雕塑公园”,南京博物院建有“吴为山雕塑馆”。他所创作的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羡林誉为“时代造像”。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撰文称赞“吴为山作品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
吴为山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系统总结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对当下中国雕塑创作发展做出了贡献。吴为山积极整合艺术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通过雕塑作品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当代中国艺术的世界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代表作有《马克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老子》、《孔子》、《问道》、《超越时空的对话一达·芬奇与齐白石》、《睡童》等。
国家博物馆《天人合一—老子》高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