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求财富增值的路上,
沿途不仅满是缀满财富果实的大树,
同样埋伏着各种诈骗陷阱。
近日,
坊间传阅着这样一份报告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
揭秘了网络诈骗七大新特征。
保持手速向下滑,
不读完这篇文章,
你都不知道骗子
为了骗你有多努力!
1
交易型诈骗最高发
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
乘着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的东风,
通过不发货、不付款或诱导受害人
扫描付款码、点击钓鱼链接等
交易诈骗占比39.67%,
可谓“扶摇直上”,
甩下其他诈骗类型“小伙伴”一大截儿,
留给他们一个望尘莫及的背影。
纯获利类诈骗,
类似天上掉馅饼的“免费送诈骗”,
可谓诈骗史上的一颗明珠。
曾让多少痴男怨女心酸落泪。
多年来,
更是被官方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如今,
已经逐渐不管用了,
占比只有1.0%,
垂垂老矣……
2
90后被骗概率高,
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
你我的印象里,
老年人最容易被骗?
NO!NO!NO!
事实是,
年轻人才是被骗高危人群!
90后不仅是网络用户的主流群体,
也是网络诈骗中交“智商税”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
18-28岁的受害人占比高达54%,
占据网络诈骗受害人的半壁江山。
90后不禁要喊:
“我还是个宝宝啊!”
相比之下,
45 岁以上受害人占比仅为 5%,
但人均被骗金额高达 7000 元,
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
没错,拥有如此雄厚“经济基础”的,
就是家中的长辈了。
他们的手机里,
除了有
中老年表情包、广场舞教程、养生资讯,
还有各种天花乱坠的“坑老”骗局……
3
广撒网骗财骗信息,
全面榨取受害人价值
大数据时代,
网络诈骗“勇于创新”。
他们不仅没停留在广撒网骗小财,
更有志于在获取个人信息上开疆拓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你的信息已暴露。
不止骗你若干元,
个人信息更值钱。
广撒网后所加工的个人信息,
为再次实施精准诈骗提供“弹药”,
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价值。
他的行动如行云流水,
你的钱财如过眼云烟……
4
交友骗入“杀猪盘”,
多种黑产相互勾连
当网络诈骗与赌博黑产开始勾连,
私聊加微信的不一定是爱情,
很可能是可怕的“杀猪盘”。
这场骗局,像极了爱情。
受害者们是用所谓“爱情”
圈养的“猪”,
养肥了自然要“杀掉”。
从取得信任→怂恿投资→大量投入,
到无法提现→销声匿迹,
一气呵成。
在“情感攻势”“高利诱惑”
和“赌徒心理”三重因素的影响下,
受害人往往不能理性判断,
越陷越深。
“为爱一搏”的诈骗剧情跌宕起伏,
让你从兴致盎然到透心儿凉
最后,追悔莫及。
5
群聊群控做迷局,
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
眼下,
人工智能技术已被应用于诈骗,
用来充当聊天机器人程序,
成为骗局聊天群中的客服或托儿,
网络诈骗
靠过硬的技术爬上了诈骗链的顶端……
将受害人诱骗进炒股群,
通过群聊群控设备设下迷局。
经过“训练”的聊天机器人,
制造出一幕幕踊跃参与的假象,
引诱受害人缴纳高额会员费、购买软件,
或进一步引入虚假交易平台。
你以为他是荐股大神,
其实只是聊天机器人。
你所看到的一切,
都只是诈骗人想给你看到的一切。
6
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
多平台成引流入口
通过对社交场景下诈骗行为的分析,
相当一部分诈骗行为
源自多平台、跨平台的引流。
二手交易平台(28%)、
婚恋招聘网站(19%)、
短视频(11%)平台较为突出。
受害人被诱骗至
某些钓鱼网站、赌博网站,
进一步实施诈骗。
平台的背后,
隐藏着多个伸向黑暗的触角。
顺着平台“诈骗导流”的链条,
在场景转换中,
整个诈骗环节
及场景更加立体化、生态化。
就好比,
你以为你认识了个肤白貌美的姑娘,
心生激动,
却不知屏幕的背后,
是个处心积虑想套你钱的抠脚大汉。
7
转发分享需谨慎,
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覆盖,
网络裂变传播
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
但是这种营销方式也被诈骗人利用,
通过“免费送”、低价利诱等手段,
诱骗受害人转发分享诈骗链接或二维码,
使大量用户在短时间内上当受骗。
这种裂变式传播
利用熟人关系的特性和从众心理,
降低了受害人的警惕意识,
无形中为诈骗行为作了掩护,
得手率更高。
而参与其中的用户,
不但是网络诈骗的受害人,
也间接帮助诈骗人“扩大战果”,
真是: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结尾:
了解了网络诈骗的七大特征,
也有了一定的
警惕意识和针对性举措。
但依然挡不住不法分子
前赴后继的脚步。
骗子是一个团队,
有精良的装备、
“吃苦”的精神、
“敬业”的态度。
而你被骗的时候,
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所以,
请记住,
骗子都这么努力了,
我们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贪小便宜。
遇到钱的问题一定小心谨慎。
作者:金丹依(实习)
原标题:你都不知道,骗子为了“套牢”你有多多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