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古龟玆文化艺术的探寻与保护

2019-08-26 15:51 收藏投资导刊   蒋振凤

收藏投资导刊:是哪些人出资打造了这样庞大的石窟艺术群?

宁强:随着佛教的广为传播,古龟兹国王也笃信佛法,推崇佛教,于是举国上下如痴似狂、不惜劳民伤财地竟相开凿石窟,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很快繁荣起来。克孜尔石窟繁盛期内,龟兹国王和王公贵族捐资开凿了不少洞窟,这些供养者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同时也炫耀自己的权势,争相在洞窟中绘出他们的供养像。

克孜尔第114窟《尸毗王本生》故事画

克孜尔的皇家供养身份是从哪里显示出来的?

在克孜尔曾经挖出来一件供养账本,龟兹本地文字记载,里面至少有6个国王的名字,还有一个王后,虽然王后的地位现在看来在龟兹国没有我们想象的高,她们往往不作为主要供养人的身份出现,通常国王是主要的供养人,但也有国王夫妇同时供养的情况。这些国王、王公大臣在克孜尔是留下了他的形象的,以供养人的面目出现,但是你仔细观察这些供养人像,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在七世纪,繁盛期第8号窟里画了16身皇家供养人像,服饰极为华丽,身上挂了很多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来供养的时候是盛装出行,往往像举办盛大的节日一样,把这些礼服都穿了出来。

此外69窟是比较明确的由龟兹国王王后和大臣在那儿供养,他们姿态很虔诚,戴着冠,最正规的服饰,国王还佩了一把剑,好多龟兹国的供养人都是带着武器的,小弧度的弯刀挂在腰上,可是带着武器去佛教寺庙干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的判断,克孜尔石窟重要的都是皇家窟,所以它皇家寺院的身份是确凿无疑的,从文献记载到图像资料都能说明这一点。

克孜尔第118窟皇家供养人

收藏投资导刊: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源头?

宁强:佛教艺术从天竺印度,经阿富汗、巴基斯坦传来,往北路走,第一站就是古龟兹国,就是克孜尔。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边走,就是于阗国,形成了一南一北的两个重要的点。而克孜尔的这个点比于阗要大要早,所以,克孜尔石窟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源头之所在!这一点在敦煌石窟里是有明显反映的,敦煌石窟最早的那组北凉石窟,它的开凿背景就是从龟兹国也就是克孜尔这一带来的。而敦煌石窟最早这一批洞窟又影响到内地的像云冈、龙门这些石窟的开凿,所以最终的源头,中国境内追来追去就追到了克孜尔。

所以克孜尔的价值绝对是不能低估的,它在中国的佛教艺术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既是最早、最西端,也是影响力最大、最丰富的石窟群所在地。当今任何一个想要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的人都必须去克孜尔追根溯源。

收藏投资导刊:除了克孜尔石窟,古龟玆还有哪些重要石窟艺术?

宁强:公元8世纪到9世纪中期,克孜尔石窟进入衰落期,但同时期的古龟兹其他地区的佛教洞窟却依然是一番继续兴盛的景况,比如,库木吐喇、克孜尔尕哈、森木塞姆等。

古龟兹国在古西域时期以经济繁荣、宗教昌盛、艺术发达闻名于世。它的艺术不仅受到来自西方的古希腊、波斯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南方的古印度以及东方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在龟兹地区遗存的众多石窟中,除了克孜尔这个最大的石窟群之外,还有好多石窟群,其中最有名最重要的就是库木吐喇石窟,以其绵延时间悠久、文化风格多元而著称。

库木吐喇石窟跟克孜尔石窟有一定的距离,数量也不小,算是龟兹国区域内第二大的石窟群,它总共有112个石窟,分布在三个区域:北区窟,南区窟,丁谷山峡谷窟。

库木吐喇是一个维语发音的名字,它的汉语意思叫做“沙漠中的烽火台”,烽火台是汉地的军事设施,是通风报信的。所以库木吐喇虽然在古龟兹国,可是它跟汉地的、跟汉人其实颇有些关系。石窟开在一条河边上,后来还修了水库,这条河叫木扎提河,它有一个汉语的名称叫渭干河,可见库木吐喇这个地方都是跟汉人有关,它都不是纯粹的龟兹语,或者龟兹人的或者维吾尔人的叫法,它有很强烈的汉地的特征。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且我们在这112个石窟中也明显的看到了汉地的影响,所以说这一部分,我取了一个标题叫“遥远的天国”。对这些汉朝唐朝的士兵、屯田的民众而言,他们到了龟兹国,离家数千上万里,而且,他们按照自己家乡的习惯,在库木吐喇这个地方造的石窟里画了大量的汉风或者是唐风的天国场景。看到这样的天国,他们就想起家乡的样子,至少想到敦煌的样子,就像班超说的:“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到了敦煌就算是回家了。所以我们注意到,库木吐喇石窟里头的壁画特别像敦煌壁画,尤其是唐前期,我们叫做安西都护府时期,这个时候的库木吐喇石窟里有大量的壁画跟敦煌壁画非常的像。

我们原来理解的佛教艺术是从西往东传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其实不是的。库木吐喇石窟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讨论中原或者汉地的佛教艺术怎么样对西域的艺术产生了影响?它的原因是什么?传播方式是如何?它又是不是和本地的传统有紧密的结合?这个我们在库木吐喇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所以库木吐喇石窟在中国艺术史上、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克孜尔第118窟飞行比丘

克孜尔第118窟窟顶“金翅鸟救母”故事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库车县东北却勒塔格山口,据苏巴什佛寺约15公里,是龟兹境内现存位置最东的一处石窟寺。洞窟数量虽然没有克孜尔和库木吐喇石窟多,但却囊括了龟兹石窟艺术发展的全过程,它是龟兹国境内最靠东边的一个洞窟。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个地方的土质,它的岩石的构成跟克孜尔、跟库木吐喇都有点不一样,它比较软,有点像土。我记得我们去的时候踩到地上感觉脚要往下陷,土质比较软,凿窟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挖进去。这种情况下,虽然它基本的造窟概念跟克孜尔是一致的,也是以小乘为中心,题材上面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是有一点,它的土质有些不一样。所以它在洞窟形制上有了自己的特点。而且森木塞姆这个地方,僧侣也好,供养人也好,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趣味、想法。表现出来就是跟克孜尔、跟库木吐喇都不太一样的地方。

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石窟叫阿艾石窟。在18年前,1999年4月,有一个维吾尔族的牧羊人叫吐地阿孜,一天,他爬到悬崖上去采草药,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在悬崖上的洞窟,这个洞窟保存了很好的壁画,而且地面堆积物里还挖出来一些石头的佛像,还有泥塑的佛教造像的遗迹,比如像手、或者指头,还有就是从天顶上掉下来的壁画,这个洞窟是阿艾石窟。奇特之处在哪里呢?第一,它是单独的开在很高的悬崖上,孤零零的,叫做“孤悬崖壁之上”。因为在龟兹国这个地方,几乎所有的石窟都是以成群的方式出现的。多的有好几百个洞窟,比如像克孜尔就有300多个,已经编号的有200多个。在库木吐喇、森木塞姆,甚至小一些的石窟,台台尔什么的,至少有几十个,为什么这个阿艾石窟会是单独的一个呢?这是一个没有搞清楚的谜。第二,它在悬崖的高处,离地大概有将近40米。我们去看阿艾石窟的时候,得抬起头往上望,脖子都要拧断似的,特别高,而且特别陡,普通的人几乎不可能爬上去,那么如果普通的人上不去,为什么又要造这个窟呢?画那么多壁画,做这些彩塑,甚至题上名字,这些又是给谁看的呢?这是第二个令人不解的谜团。

责任编辑:徐可芒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