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做了什么?

2020-08-26 13:28 中国财富帮   田欣鑫   原创

原标题:GDP增长10000倍!“小渔村”战胜全球4000个经济特区,深圳40年做了什么?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40年很短,它起自边陲滩头,波澜壮阔下,依然是少年。

40年又很长,从小渔村蝶变为国际大都市,已书写沧桑巨变。

40年,深圳特区GDP增长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国城市之首,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40年,深圳培育出华为、中国平安、腾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灿若星辰的创新型企业。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在过去40年深圳做了什么?

全球的经济特区中,没有一个特区能像深圳一样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1979年,深圳的GDP不足2亿元,2019年达到2.69万亿元,40年间增长超过1万倍!这是让世界震惊的奇迹,也是历史给予艰难探索者和接续奋斗者的最有力回报。

40年来,深圳GDP的增长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9倍、全国的1.8倍。这意味着,过去40年世界每向前一步,深圳特区就跨越了近五步。

不止于此,最近揭晓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有8家企业来自深圳,独树一帜。

(制表:中国财富)

深圳特区成绩斐然的背后,是其40年不懈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勇气与锐气。

以住房制度改革为例,1980年,深圳开始建设东湖丽苑,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1987年,深圳敲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拍卖“第一槌”;如今,深圳在2018年又启动了“二次房改”,提出到2035年,新增建设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超出商品房的供应量。

在培训新兴产业方面,一个被特区传为佳话的细节是,1999年,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在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得了关键的第一笔220万美元风险投资。而这个日后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技术成果交易会,成了深圳特区在新世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开端。

在经历了“腾笼换鸟”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后,深圳成为了“三新一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

截至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已超过3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也达到了67.3%。

另外,作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随着特区发展不断壮大,2019年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40年间,深圳金融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据统计,2019年深圳金融业以不到1%的从业人口,创造了全市超1/7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近1/4的税收。

证券业方面,2019年末,深圳22家证券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841.89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保险业方面,2019年深圳保险法人机构达27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4.8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除了资产规模等各项指标大幅增长,过去40年深圳金融业实现了众多领先全国的改革创新。在2020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深圳列第11位,在国内仅次于上海、香港和北京。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最早于2007年发布,2014年深圳位列第25位,2015年为第23位,2019年升至第14位。这说明深圳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金融界的关注与肯定。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其区位优势,毗邻香港;也有学者认为,其得益于政策优势,税收优惠、土地保障带来巨大红利;更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有为政府加之有效市场。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方面,深圳很早就在科技创新方面尝试系统化地设计制度。深圳已经成为制度创新的策源地,不少制度改革经由此推向全国。据2017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统计,深圳25年来制定的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当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国家和地方立法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先行先试,这些法规不仅护航深圳的发展,也为国家提供了参考蓝本。

就是在不断的开创性举措之下,“吃螃蟹”精神在深圳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深化,贯穿了整个40年。

未来深圳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继续探索前行的使命,从来就没有终止,也不会终止。

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

未来深圳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与40年前设立经济特区一脉相承,这是一份厚厚的历史重托。同样,先行示范区也是一个“无人区”,前面的路无人涉足,仍需要深圳再次杀出一条血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不久前,深圳上半年的成绩单出炉,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的0.1%,演绎“深V曲线”,成为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这背后,是创新的力量在推动。

历史,总会在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时间见证了深圳特区40年辉煌巨变,下一个40年,朝着全球标杆城市进发的深圳特区更值得期待!

(本文综合自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