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龙潭长江大桥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北塔52根工程桩全部完工,即将进入承台施工阶段。龙潭长江大桥线路起自仪征境内江北长江大堤,向南跨长江,经南京龙潭,止于S338省道交叉处,路线全长约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项目的建设对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优化过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镇扬一体化布局已久
宁镇扬一体化设想最早于2002年提出。2009年,南京、扬州、镇江三市签订《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8月22日《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南京、镇江、扬州三市要在2020年实现完全同城化,句容作为先行区打造。它预示着宁镇扬三市抱团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启。
宁镇扬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之一,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层。该地区拥有1.7万平方公里面积、1600多万人口,2019年GDP达2.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
以2009年起,经过十年多的推进,宁镇扬一体化从布局落子到步步深入。宁句城际轨道、连镇铁路、南大双创园等,一批关系三地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陆续落地,从仙林——宝华、汤山——黄梅到湖熟——郭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加快。
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
2020年是宁镇扬同城化的收官之年,宁镇扬一体化进程明显进入到深化和加速期。
3月6日,南京“水陆联运”重要综合交通载体、“宁镇扬一体化”的关键节点——南京疏港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主线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从南京龙潭港开车到长江四桥,相比以往缩短了25分钟,而龙潭新城居民开车到南京市中心,至少能少走10个红绿灯。
4月30日上午,世界级跨江工程——龙潭长江大桥在南京奠基暨主塔开钻,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开工,计划2024年建成。
龙潭长江大桥是南京目前在建的最东侧过江通道,也是《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确定的机动车过江通道之一。这座大桥将是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交通设施。
未来宁盐高速也可通过龙潭长江大桥过江,不仅有效分解南京主城区的过境交通,并将禄口机场的辐射圈扩大至苏中腹部区域。
另外,备受关注的南京地铁S5号线(宁扬城际)迎来突破性进展!该线路南京至扬州段全线站点首次官方确定,将打造16个车站,各站点车间距同步公开!与此同时,项目建设提速,两市就合资公司组建、投资分摊和管理模式已达成初步同意意见,2020年开工有望!
S5号线对于宁镇扬地区是一条战略性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从南京市栖霞区到扬州市仪征市,过江地区并非是南京市、扬州市的核心地区,服务地区广阔。以南京地铁S5号线串联的南京都市圈,不仅包括地级市,也包括了县级市和一些边缘的镇。
一体化中心,龙潭产业新城蓬勃发展
龙潭新城作为紫东先行区域,以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坐拥国家级物流枢纽。光是这两大国家级后盾,就使得龙潭新城受到了极大的板块利好辐射,成为了南京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城之一。宁镇扬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也极大地促进了龙潭产业新城蓬勃发展。
交通:板块崛起,交通先行。龙潭新城之所以被认为是紫东乃至南京的下一热点区域,和其交通的规划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板块内规划了三纵三横立体交通体系,不论是已开通的疏港大道,还是已复工在建的龙潭过江通道(在建),皆为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提升南京首位度和区域价值的攀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产业:目前,已有多项大型产业入驻龙潭新城,美迪斯以3.5亿美元投资金额入驻,将规划7万㎡的智能制造中心、2万㎡的研发办公中心,包含智能停车系统、登机桥、登船桥、智能电梯等大型高端智能设备的研发。
今年7月,总投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9.9亿元)的梧升半导体IDM项目在南京举行启动仪式,宣布落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一期主体厂房计划于今年10月在南京经开区龙潭新城正式开工,项目一期预计于2022年4月实现投产。项目投资完毕并全部达产后可实现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年产值将超过60亿元,同时也将会带动一批半导体设备厂、芯片设计公司落户南京经开区。
学校:此外,龙潭新城还聚集了多所名校,咫尺仙林大学城,附近还有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2所高校。
住宅:目前,龙潭新城内居住氛围已经形成,多家开发商入驻。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成为一座蓬勃活力,容纳千万新南京人的幸福家园。
(来思)(推广)
品牌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