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初见月兮初照人——《初——郭初诗集》的诗与思

2021-01-29 16:14 新华出版社

“是的,我想那是在晚秋的一个黄昏里/我的左手拎着绝望,右手托着安慰……”这是《初——郭初诗集》中的两行诗句。

《初——郭初诗集》由新华出版社于2020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202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个接一个的意外,将“太难了”推向年度热词。在充满诱惑和聒噪的尘世间,能够沉下心来坚守自己的坚守,已经是给予诗歌最大的尊重了,而在2020这样的特殊之年创作出版诗集,主要基于一份祈愿——愿口罩早日摘下,愿呼吸通畅,愿健康码尽快卸载,愿和平之光将裂开的地球重新缝合。

《初——郭初诗集》精选出郭初近年创作的130余首诗歌,分为“落日入夜,只为托起黎明”“二十四节气(组诗)”“诗,或者桥”“阁楼的窗户开向大海”四辑,全面呈现作者想象力和创造力持续展开的心灵地图。正如作者所认为,诗歌本质上要求诗人具有一种特别的洞悉世界的感受力和直觉力;无论诗歌表达的是怎样的苦痛和绝望,都应作为穿过迷雾走向澄明的希望体验,从而扩展出生命生存的诗意空间;诗人在对语言的淬炼中回应生活,实现超越,以冷静的激情、理智的情感,达到一种体验、谛观、思考当下的生命写作。

这部诗集的作者郭初系新华社女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深耕于《新闻业务》岗位。熟悉郭初诗歌的读者知道,她的诗似乎有些看不太懂,但其诗意又耐人寻味。比如,那24首精致独特的二十四节气组诗,对每一个节气都做了极限式挖掘,读后不禁感慨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那些看似密集纷繁的意象,在深层次上也都有其内在遵循,绝非故弄玄虚。

总体而言,郭初属于向内探索的诗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晴朗李寒读后评论:“郭初的诗笔锋严谨,诗风稳健,又不乏凌厉之势,意象新颖,情感浪漫而冷峻;诗中充满知性思索与启迪,颇为难得。”

《初——郭初诗集》所收录的诗歌,很大一部分曾经在《新华诗叶》陆续刊登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郭初说她应该算是《新华诗叶》培养的诗人了。

在谈及选取《初》作为书名有何考量时,郭初说,其实当时还有一个书名选项是《不一样的》。她为此纠结了很长时间,感觉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实在太折磨人,只好向《新华诗叶》总编辑周清印同志咨询求助。

周清印答复,他个人倾向于选择《初》,理由有五:

一是初字底蕴深厚,蕴涵哲学本体和世界本原,万物之始人之初。

二是初字契合美学高境,代表朴初纯真的人格与风格,如浑金璞玉,如庄子,如陶渊明。

三是初字暗合佛教或政治所倡导的初心。

四是只用一个初字,彰显东方语言文字的简约高古。一言以蔽之,言简意赅而内涵丰富,通过留白给人以多元解读空间。

五是初字与诗人名字郭初相呼应,追求诗如其人,且强调两次,易于被人关注和记住。

周清印同志还建议,在诗集扉页处引用“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代序或寄语。他说,张若虚这两句诗各含一个初字——

一则回环韵律,读来有吟诵、咏叹之美感;

二则主旨重心不同,在人与物、人生与宇宙、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共存关系上,各指向一方;

三则诗中上下句两个初字,与书名《初——郭初诗集》主副标题中的两个初字,遥相呼应,频次暗合,臻于人诗合一、天人合一、皆归于初的化境。

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临时更换了设计方案,只好忍痛割爱,但这也许是诗神缪斯冥冥中期待郭初,将来进一步潜心淬炼诗意、修炼人生,在下一部诗集中弥补这一缺憾,从而抵达“初”的彼岸。(施闻)

《初——郭初诗集》

ISBN:978-7-5166-5541-2

郭初 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1月

定价:58.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