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弘扬工匠精神,认真把事做好

2021-06-22 16:03 新华出版社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工匠精神”,是指以更精到的工艺技术实现对产品与服务更精致的追求,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其中包含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及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其核心理念是认真、专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把“匠心”融入生产和服务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极限的创新活力。

“认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认真,就是不马虎、不苟且,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事情。

认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即使再小的事情,也决不可把其当成小事来看待,更不可粗心大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行政管理工作上的一些小细节看起来只是旁枝末节,实际上也关系全局的发展,稍有疏忽,很可能闹出笑话,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毛泽东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是做人处事的应有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

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这股‘认真’劲应该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也应体现在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事认真的人,往往会更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尽力追求一流、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懂得,稍有疏忽、稍不用心,就可能给工作带来妨害,把事情办砸,甚至可能让人们的身心受到伤害。

一位航天界的老科学家曾谈到这样一件事:一次,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火箭即将运往发射基地。按照惯例,出厂前要完成装配与测试工作。由于时间紧迫,车间师傅请示:“有4个陀螺是同一批次生产的,第一个能装上,其他3个应该没问题,是不是可以不装了?”这位老科学家同意了。结果,在发射现场装配时,却发生意外“卡壳”:有一个陀螺无论怎么也装不上。后来,报告钱学森,钱老要大家仔细加工研磨后再试装。结果,从下午1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在这个过程中,钱老一直在现场陪到凌晨4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事情圆满结束后他才离开。

这件事告诉我们,事贵认真。只有老老实实,全心尽责,事故才可免,挫折才可避,成功才可握。否则,必然是事故堵不住,挫折常上门,成功难见影。

从现实生活来看,一些人“认真”的作风不足。比如,有的办事三分钟热度,没有耐性,见异思迁,急功近利,有始无终;有的搞调研蜻蜓点水,抓工作浮光掠影,满足于一般号召和逐级传达;有的抓工作不深入细致,方法简单粗放,手段粗枝大叶;有的抓工作浮光掠影,忙碌于一般号召和逐级传达,习惯于用“大概”、“也许是”、“好像”、“差不多”等模棱两可的词语回答问题;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工作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诺不践……这些行为背离了“认真”二字,也背离了党的作风要求。

有的人虽然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却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成千古恨。视工作为儿戏,懒懒散散、粗枝大叶、麻痹大意的人,在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这也警示我们:工作马虎不得,工作应付不得,工作空洞不得!

事贵认真。认真做事才有力量,认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干部要敬业,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一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都蕴含着不容忽视的道理,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人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

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工作中犯个小错误,出个小纰漏,自己还真没当回事,只觉得是个小事。严格来说这是错误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小的失误能够毁掉一个人,小的成功能够成就一个人。

工作中小的失误有两个危害:一是使自己形成了不好的工作习惯,工作中易于出错,而且认识不到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因为自己可能早就麻木了,习惯了这些错误;二是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差。在别人眼里觉得你是一个小事做不好的人,是一个易于出错的人,久而久之,这种看法会自然蔓延、扩散,会形成定论,当别人一提起你,脑海中马上跟对你的定位联系到一块。

做事一丝不苟,要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马虎轻率的毛病是工作的大忌。稍微的马虎轻率,可能导致灾难,酿成大祸。正如明代学者胡居仁所说:“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他认为只有心细者、心敬者才能成事。因此,要求人们诚心诚意、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

就如类似复印文件这种简简单单的小事情,一开始,谁都会比较认真,复印文件往往都能仔细查看一番效果,仔细校对一下页码。日子一长,未出现过什么差错,往往就产生机械性的懈怠心理。有时候事情一赶了,便急于完成任务,忽略了这些细节。行文的顺序、文章的完整对一份正式文件来说十分重要。若时间充裕,查阅文件的领导或者同事能发现其中之错漏尚能补救,可一旦事情紧急,大家都没发觉,岂不是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认真,就要细致,就要从细小之事做起,以细密之心处事。要有艰苦细致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工作,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要从大处着想,从小处做起,善于关注每一个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精。

二是保持耐心,不怕麻烦。事情总是烦琐的。有的事情,看似简简单单,却需要层层把关。面对这种情况,思想决不可有厌倦情绪,更不可“跟着感觉走”,让“经验”蒙住自己的双眼,认为“第一次是这么做的”,“第一次行,第二、第三次也行”,于是,卸除思想武装,减少工作程序,导致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在工作中不厌其烦,不怕麻烦,才能做到真正的认真。

干事兴业,要像滴水一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我们在锲而不舍中享受了奋斗的历程和不屈的激越;不要向往别人的安逸,我们在持之以恒中体味了成长的坚强与坚韧的毅力。

只有认真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才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丹青?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而被尊书圣?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数学明珠而享誉世界?

“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通过勤奋工作,才能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一个人能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生命的辉煌,关键取决于自己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等待和抱怨只能一事无成,消极和懈怠只会蹉跎岁月。正如谚语所说,勤劳的手能把石头变成金子,不劳动的手能把金子变成石头。

三是精益求精,力求更好。工作的标准要定得高一些,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成功的人生源于对“精”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就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脱颖而出。

每天比规定的做好一点点。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较低。标准一旦低了,马虎的现象就会出现。如何让工作更加有特色,需要我们每天精益求精。最关键的是,我们对万物要有个谦逊的态度,不自满,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只有下决心要做到最好时,我们的能量才会源源涌出。

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工作才能更加出色、才能趋于完美。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我们也应该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比别人多做一点,工作认真一点,用心诚恳一点,成功的可能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专业、职业、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做什么都力求做得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应该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得最好,就必须做得最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绝不只做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快、更准确、更专注,动用自己的全部智能,就能引起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

(本文节选自《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吴黎宏 著

ISBN:978-7-5166-3355-7

新华出版社 2017年7月

定价:36.00元

责任编辑:李艳霞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