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或存自燃风险?长城汽车召回1.6万余辆新能源车,电池供应商称原因不在我身上,问题在哪儿?
自燃?召回1.6万余辆的长城欧拉,引发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担忧。
汽车生产厂家说是电池的原因。电池厂家也说不是他们的事儿,是电池管理系统出了问题。汽车厂家又表示,动力电池一致性与BMS存在匹配差异。
而BMS提供商到现在也没有出来说一句话。
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
7月18日晚间,针对长城欧拉的召回,孚能科技发布相关公告,概括来说就是:近期召回的长城欧拉iQ中电池是我们家生产的,但市场监管局说了,问题出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上。
长城官方对此解释是“部分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BMS软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欧拉汽车官网在2019年11月6日的报道指出,“蜂巢能源技术中心成为了欧拉品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提供者、硬支撑。”“欧拉品牌动力电池……结合自研的先进BMS电池管理系统。”以此推测,欧拉的BMS提供商可能为蜂巢能源。
据了解,蜂巢能源从2012 年开始孵化,原来是长城汽车下面的一个动力电池项目,2016年成立了事业部,2018 年蜂巢能源正式成立。
来源:欧拉汽车官网
欧拉自燃频现
近期,长城汽车生产的欧拉新能源车被曝发生多起自燃事件,甚至导致部分充电站相继采取限制、禁止欧拉车主充电的情况。
来源:网络
据可查资料,欧拉自燃的情况时有发生,所幸均未报告人员伤亡案例。
早在2019年欧拉就被曝出自燃的情况,此时距离欧拉上市不到1年的时间。此外,欧拉自燃的案例集中发生在6月份-10月份,换句话说,气温过高是引发自燃的原因之一。有分析师则指出,欧拉iQ的电池组采用风冷散热设计,而非散热效果更好的液冷,存在较大自燃隐患。
2020年10月14日,社交平台曝光了欧拉黑猫(原欧拉R1)在杭州金沙湖自燃事故视频。
2020年6月22日,一辆欧拉iQ在保定市瑞兴路国家电网充电站自燃冒烟。
2019年8月13日,一段长城欧拉R1疑似发生自燃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曾计划在2023年销售量突破百万
欧拉是长城汽车在2018年推出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同年8月31日,欧拉首款车型iQ上市。随后,长城陆续推出欧拉黑猫、欧拉白猫、欧拉好猫等车型。
有媒体指出,欧拉的外观和精致内饰受到不少女性消费者喜爱。
在自燃事件被市场关注前,欧拉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爆款品牌。欧拉品牌营销总经理余飞在2021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放出豪言,欧拉的目标是2023年实现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欧拉的销量达到52547辆,同比大增456.9%,已接近去年全年5.5万辆的水平。
来源:长城汽车
召回1.6万余辆新能源车
针对欧拉的自燃情况,2021年7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日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上述召回计划指出,长城汽车决定自2021年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
召回计划指出,召回范围内车辆搭载的部分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BMS软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据相关可查资料,欧拉的BMS提供商为蜂巢能源,2018年2月12日,长城汽车出资10亿元设立蜂巢能源,随后将其转让给了关联方,在2019年,监管曾对该笔交易提出问询。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蜂巢能源披露的股东有20个,且股权分散在多家有限合伙企业手中,而蜂巢能源的最大自然人股东、法人代表杨红新仅持股0.2%。
孚能科技公告“澄清”
7月18日晚间,孚能科技发布《客户召回汽车事项说明》公告,让欧拉召回的情况更加清晰。
孚能科技表示,公司仅供应召回车辆所搭载的模组,召回的原因主要系召回车辆搭载的 BMS 软件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BMS 非本公司产品及供应。
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孚能科技在《客户召回汽车事项说明》中还指出,本次召回,公司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影响。此外,孚能科技还“顺手”发布了一份大股东减持公告。
减持公告指出,持股19.1%的深圳安晏,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不超总股本的4%。根据孚能科技35.72元的最新收盘价估算,减持规模约为15亿元。
新能源汽车板块集体下挫
截至7月16日收盘,新能源板块多只明星股大幅下挫,其中宁德时代收跌6.51%,比亚迪收跌5.7%,恩捷股份跌停。
有分析猜测,新能源板块的下跌与近期的新能源车召回存在较大的关联,影响了投资者的短期信心。
而在孚能科技7月18日的公告出炉后,不少投资者用“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来形容新能源板块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利空冲击。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孚能科技财务状况仍处于亏损状态,叠加股东减持以及长城欧拉召回的多重负面影响,股价可能会“扛不住”。
孚能科技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67亿元,同比增长198.86%;净亏损约1.76亿元。2020年,孚能科技营收为11.20亿元,同比下降54.29%;归属净利润为亏损3.31亿元,同比大降352.24%。
截至7月16日收盘,孚能科技收于35.72元/股,跌幅为2.24%,总市值约382.4亿元。
来源:同花顺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