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迎来观影热潮。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021年10月1日22时30分,国庆档总票房已达10.52亿元,其中《长津湖》持续领跑,累计票房突破7亿元。
国庆假期的票房表现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自2017年《战狼2》拿下近57亿元票房开始,主旋律电影成了票房保证。
冠军已无悬念?
截至2021年10月1日22时30分,在《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影片的带动下,2021年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含预售)达10.52亿元。
《长津湖》自9月30日上映以来势如破竹,以一己之力掀起了国庆档的观影热潮,目前累计票房为7.01亿元,打破中国影史剧情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历史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纪录等11项影史纪录。
同为主旋律影片的《我和我的父辈》是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后的“国庆三部曲”第三部,截至22时30分,累计票房为3.05亿元。
原先定档国庆假期的三部电影选择了退出竞争,分别是抗战主旋律电影《铁道英雄》、爱情片《十年一品温如言》和动画片《萌鸡小队:萌闯新世界》。
9月22日,《十年一品温如言》片方宣布改档,具体上映日期待定;同日,根据猫眼专业版信息,《萌鸡小队:萌闯新世界》在发起相关抖音话题后,未有新的营销事件发生;电影《铁道英雄》则是在近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宣布重新定档,将于11月19日全国上映。
本次国庆档虽然有8部影片上映,但类型十分单一,儿童影片就有5部之多。具备竞争力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五个扑水的少年》中,仅《长津湖》遥遥领先;排片方面,《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两部影片合计占据了超过七成,其余不到三成由剩下的影片瓜分。
从“二八”到“一九”
作为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档的节日档期,国庆档不仅是各大主旋律影片的必争之地,更是今年影片大规模收割票房的最后机会。
回顾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走势,2011年至2019年,影市票房整体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春节档“消失”,电影市场进入沉寂期。到了2021年,尽管春节档拿下78亿元,开了好头,但疫情反复之下,整体票房“高开低走”。截至目前,2021年累计票房为347亿元,较往年仍有较大差距。
在电影市场最艰难的2020年,行业积极“自救”。随着电影《八佰》一举拿下30亿元票房,主旋律电影集中上映,《中国医生》《1921》《怒火·重案》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行业面临困境之时,影视公司仍然在坚持产出优质的内容,主旋律影片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体现了业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
另外,今年几个档期电影票房的“二八现象”十分明显,例如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清明档的《我的姐姐》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均拿下了所属档期内80%的票房。而本次国庆档,由于《长津湖》一骑绝尘,“二八”更是转向了“一九”。
目前10.52亿元的总票房中,《长津湖》与《我和我的父辈》两部影片票房加起来就已经有10亿元,剩下的几部儿童片以及《五个扑水的少年》票房总和仅仅是总票房的零头。根据猫眼专业版,业内预测《长津湖》内地总票房可达38.59亿元,《我和我的父辈》内地总票房可达16.92亿元,或将吸收档期内总票房容量的90%。
今年3月2日,2021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北京召开。电影局强调,电影市场应该具备优化市场的调节机制,重视对档期的分析研判,具备完善的档期协调机制。
然而,从2021年电影市场的表现来看,除去特殊的暑期档,大片依旧扎堆在贺岁、国庆两个大档期上映,对于影院从业人员来说“长假+大片”是个好事。2021年只剩最后一个季度,国庆档能否帮助电影票房大盘上升一个高度,才是业内人士最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