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估值“凉凉”的另一面,是好于预期的业绩表现。
至少从目前披露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的6家上市银行数据来看,营收在持续改善,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不良率下降,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
不少券商的银行分析师都预计,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绩整体回暖,主要在于信贷资源稀缺,贷款定价水平走高,息差回稳。
盈利能力强劲
距离银行半年报正式披露还有些时日,不少银行已经发布了业绩快报,算是提前“剧透”成绩——数字妥妥的漂亮。
这些银行既有城商行、农商行,还有一家股份行,分别是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吴江银行。
从营收等数据来看,上述6家银行表现好于预期,净利增幅全部都是两位数,甩开上市银行净利平均增速预期数据一大截,可见盈利能力十分强劲。
上述银行中,上海银行净利增速最快,超过了20%。招商银行增幅最低,为14%。
上海银行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50亿元,同比增长28.28%;归母净利润93.72亿元,同比增长20.22%。
杭州银行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23亿元,同比增长26.39%;实现净利润30.15亿元,同比增长19.12%。
截至到目前,唯一一家披露业绩快报的股份行招商银行,表现自然也没让人失望,该行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8.31亿元,同比增长11.47%;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47.56亿元,同比增幅为14%。
对于业绩进一步好转,多个机构分析师认为是由于银行息差在逐步企稳。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银行分析师许文兵认为,今年上半年银行整体表现预计都不错,贷款增长比较快,息差也在回稳。
贷款增长较快,是因为除了正常的贷款需求外,还有表外回表带来的信贷需求。
其实不少银行在之前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都明确表示,贷款需求较为旺盛,而信贷资源仍相对稀缺,新投放贷款利率有一定上升空间。
上海银行6月末时表示,受定价水平提高和资产结构改善两大因素驱动,净息差已触底回升。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上述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2018年6月末,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不良率不到1%;不良率最高是杭州银行,为1.56%,但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在今年银行负债端普遍承压的情况下,上半年,这几家银行存款增速表现比较亮眼,缓解了负债端压力。
其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存款增速为双位数,分别为12.85%、10.19%。
宁波银行是唯一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的银行。
银行忙着补资本
业绩报喜的同时,银行今年还有件要紧事,那就是忙着补充资本。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披露了相关“补血”情况。
7月31日,吴江银行25亿元可转债终于发行了。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是可以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
在这之前的一周,张家港银行25亿元可转债发行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估计该行也可以松口气。
同在7月,贵阳银行和宁波银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和150亿元,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两家股份行则选择二级资本债来补充资本。浦发银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以补充二级资本,目前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复。
之前,在H股上市的浙商银行已完成发行1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该行目前正在排队A股上市,亦是补充资本金。
资本有缺口的原因很清楚:严监管环境下,银行表外资产加速回表,部分银行的资本消耗明显加快,达标压力骤显。
上述发优先股的贵阳银行,在资产规模扩张较快的同时,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
截至2017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6%、9.54%和9.51%,同比分别下降2.19、1.97和1.99个百分点。
而杭州银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3.53%,较上年末下降0.77个百分点。
不过令银行有些尴尬的是,尽管大家都着急补充资本,但今年以来“补血”计划落地进展缓慢。
近期,南京银行140亿定增方案还“意外”被否,更是让业内猜测再融资监管风向发生变动。
好在几乎同时,该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8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
从长远来看,银行还得靠自身盈利积累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内源性手段来补充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