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调整自5月23日起,已过3个月。在A股连续磨底之际,机构投资者或开始缓慢入场,或静待市场企稳后加仓,继续杀跌意愿不强。在长线融资客中,一些对市场波动容忍度大的个人投资者更珍惜当前市场的“黄金坑”,紧抱优质个股满仓硬扛,积极等待市场回暖。
两融平仓少见
虽然A股连续磨底,但两市融资余额仍高过2016年融资余额低点。“融资满仓硬扛的客户不少,随着个股下跌不断补充担保品,就是不愿意降低仓位。”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员说,“这些客户有的被深套,不愿把浮亏变真实亏损,因此不肯斩仓。当然,更多的是对持仓有充分了解,觉得个股被低估,打算融资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这位人士介绍,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个股质地,股价得不到基本面支撑,盲目坚守可能越套越深。
目前,满仓融资者的日子并不好过。王晓明(化名)表示,自己的投资体系是自上而下专注高速成长行业最受益个股,并且满仓持股不择时。尽管采用这一方法投资过程难熬、个股波动幅度很大,但在过去几年这个方法还是给他带来不错的收益。王晓明坦言:“目前的行情可以用‘煎熬’来形容。由于形成路径依赖,今年我还是惯性满仓操作,但随着市场调整幅度不断拉大,自己的压力也变大了。”
被强制平仓的融资客并不多见。“最近营业部融资金额一直下降,已创阶段新低。”北京某大型券商营业部人员说,“由于大部分融资客也关注市场,需要的话也会提前补充担保物或减仓降低融资,加上营业部在担保比例跌破预警线时会实时跟踪并通知客户,因此被迫平仓的客户不多。”她表示,此前被强制平仓的个别客户都是因持仓“踩雷”,出现连续下跌无法卖出造成的。
“平仓的还很少。融资融券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合规的加杠杆途径,杠杆率最高就一倍,除非持仓股票跌得非常多,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目前看问题不大,总体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北京金融街某券商营业部客户经理刘伟(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介绍,7月在营业部开两融账户和普通账户的投资者增加很多,但8月以来,开户数量明显减少。
机构缓慢入场
在一些融资客满仓硬扛同时,不少机构投资者却在市场连续调整中降低仓位,持币等待入场。“股票仓位只有一至二成。市场不缺钱,而是信心不足,把很多长期担忧短期化了。”北京某券商资管人员表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具备吸引力,很多好公司也已足够便宜,待大盘明显企稳后将加仓。现在还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盈利预期比较悲观,或许需后期经济数据证伪这些过度的悲观预期,机构投资者才会大规模入场。”
“目前仓位只有三成左右。看好个股很多,核心股票仓位也都留着,但因担心市场继续调整影响产品回撤,不敢盲目加仓。”北京某中型私募相关人士表示,“A股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域,但估值底的到来不意味着市场很快反转。A股是个很容易形成正反馈的市场:预期向好、市场上涨时可能越来越好;预期悲观、市场下跌时可能越来越差。因此,信心恢复需较长时间。目前,一些估值很有吸引力的优质股票已缓慢加仓,会越跌越买,待市场企稳后会大力买入。”
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认为,据测算,目前公募基金整体仓位不高,接近历史下沿四分之一分位,继续减仓动力不大,但可能也不会迅速加仓。他说:“公募基金在下行趋势中大概率不会急于抄底。目前成交比较低迷,指数再创新低也不可怕,可适时入场了,不少基金已有所加仓。”
长线投资者珍惜“黄金坑”
相比机构投资的瞻前顾后,部分长线融资者更珍惜当前市场的“黄金坑”。展望后市,王晓明对自己的投资体系依旧充满信心,他说:“股市最大的魅力是,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只要个股业绩爆发、持续成长,都能走出独立行情。优质个股可穿越牛熊。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优势是没有被动卖出的压力,现在市场估值这么低,对市场波动容忍度比较大的投资者来说,正是长线布局好时机。”
满仓融资持股的李涛(化名)表示,在市场低估区域,选好优质股票买入后持有即可,这时需防范个股的黑天鹅风险,可适当分散持仓。如融资买入,要注重账户总体安全,把握好担保比例的平衡。他说:“在市场底部时,重要的是有没有筹码,而不是筹码的盈亏,如持仓看涨逻辑不变就安心持有。只要买的是低估优质品种,待到市场好转时一定盈利。目前,持仓已做好两至三年不动的准备。”
“融资客炒短线的并不多,大部分融资客是想长期持有看好的股票。”刘伟建议,“做两融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自己的操盘能力比较有信心;二是对自己持仓的股票能长期持有,具备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在满足上述条件下,用两融合理加杠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