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救援初见成效!A股质押警报逐步解除!

2018-11-17 11:52  e公司官微   朱雪莲

巨量的股权质押曾是笼罩在A股市场上的阴云,并一度引发市场下跌出现多骨诺米牌效应。不过,随着诸多利好政策接踵而来,各地国资、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等多方携手,A股市场的高质押排雷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已初见成效。

外部助力纾困

综合来看,化解质押困境的途径有两大类,一是获得外围驰援,二是内部主动挖潜。细分而言,外援支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模式:

一、引入战投。引入战投一直是A股公司缓解内部压力的法宝之一,近期则是由各地国资唱主角。

鼎汉技术11月12日晚间公告,拟引入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广州轨交基金”)作为战略股东。其中,广州轨交基金拟受让公司实际控制人顾庆伟持有的公司5.3%股权、拟受让新余鼎汉持有的4.7%股权,合计持有公司10%股权。鼎汉技术引入战投的背景也是实控人顾庆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新余鼎汉电气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占比较高。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宝莱特通过引入国资战投,华发集团将成第二大股东;中元股份披露湖北省高投拟战略入股,并可能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回天新材也表示拟引入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可能涉及控股权变更等。随着资金实力雄厚的国资战略投资者入驻,相关公司的高质押难题有望迎刃而解。

二、债权与股权置换。对于陷入高质押困境、债务负担沉重的公司来说,以股权换债权,亦是一种变通之道。

以康得新为例,11月7日晚间,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康得集团与张家港城投、东吴证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计划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出资27亿元,通过承接债权的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帮助康得集团化解困境。

耐威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控股股东已与政府纾困基金及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就降低质押水平事宜进行接洽,将遵循市场化原则进行探讨,并主要考虑债务置换等缓解方式。

ST中南新的实控人上位也是通过债权换股权的方式。鉴于中南集团所持的ST中南股份悉数被质押和司法轮候冻结,11月13日,通过债权转让,滨江扬子成为ST中南、中南集团的主债权人。15日,ST中南公告,控股股东中南集团和滨江扬子签署协议,中南集团无条件、不可撤销的将所持公司3.89亿股(占总股本的27.59%)对应的表决权、提名权和提案权授予滨江扬子行使,滨江扬子的控股股东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由此成为ST中南新的实控人。

三、转质押。转质押,顾名思义,即在解除前次质押后又与不同的对象实施新的质押。一些地区性国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即明确帮助企业进行转质押,向上市公司或相关股东提供更好的流动性。

如浙商证券的纾困基金预计规模逾百亿,计划采取设立浙商资本母基金,与银行、地方政府合作筹集子基金的方式募资,再通过系列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纾困对象企业股权的“转质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化解原有的质押风险。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也已多次承接深圳地区上市公司的相关质押。据了解,深圳市高新投对股权质押规定的利率不超过9%,质押率为6-7折,优惠力度远远好于一些金融机构的质押条件。

达实智能11月15日晚公告,近日接到控股股东达实投资及实控人刘磅的通知,获悉达实投资所持有公司的5213万股、刘磅持有的3700万股股份质押给深圳市高新投集团,刘磅将其质押给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4273.7万股办理了解除质押手续。铁汉生态控股股东刘水、万讯自控实控人等均向深圳高新投将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进行质押,以解决流动性困境。

内部积极挖潜

随着外部环境趋暖,上市公司及其股东也积极从内部挖掘潜力展开自救,化解高质押风险。

一、主动降杠杆。

相比出售资产、收缩战线等,减持股份无疑是上市公司股东迅速获得资金来源的便捷途径。

迪森股份11月12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马革近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其所持的184万股,占总股本的0.51%。公告解释称,马革以个人之力积极支持公司转型发展、核心合伙人计划打造等公司重大战略性工作,导致个人负债及所持股票质押率偏高,本次减持获取资金全部用于偿还个人债务,主动降低个人股票质押率,避免因质押率过高给公司及股东带来的风险。

8月,西陇科学也曾公告,由于股票价格连续走低,西陇科学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遭遇危机,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27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5.59%,以解除质押危机,保持流动性。

二、实施回购。

2018年是A股市场的回购大年。据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分析,市场各方都在努力化解股权质押爆仓风险,但最理想的结果无非是股价能回升至平仓线以上。回购能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稳定市场、化解风险。对于股权质押比例较高且现金流较充足的上市公司来说,回购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截至11月8日,今年以来共计609家A股公司实施完成了869次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336.73亿元,已回购股份数48.25亿股。

而2015年至2017年回购金额分别为46.66亿元、105.5亿元、79.14亿元,今年11个月的回购规模已超前三年总和。本轮回购潮对股权质押风险有重要的疏通作用。

当然,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内外结合、多管齐下,典型如康得新,公司除了引入战投、积极回购以外,还修改了章程,特别修订反恶意收购相关条款,对既有大股东的保护意图较为明显。

仅从每天公告透露的信息来看,以前频频出现的股东面临平仓风险的公告当前已大幅减少。在各方努力下, 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堰塞湖解除警报。

责任编辑:张怡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