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0亿元,而9月增加1.38万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多位业内专家表示,10月金融数据整体低于市场预期,但无需过于悲观。随着货币调控配合财政调控等共同发力,企业部门的整体融资局面将逐步改善。
企业贷款将逐渐改善
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0亿元,同比多增338亿元。分部门看,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63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30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03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表示,受国庆节假日影响,一般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都较其他月份较低,10月新增人民贷款虽略低于预期,但同比仍多增338亿元。近期监管虽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但政策的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短期贷款增加显著,中长期贷款增长仍有限,反映了企业融资主要为了应对短期的流动性需求,长期的融资需求仍较弱。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市场不宜过于悲观,随着财政调控的逐渐发力,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期企业贷款将逐渐出现改善迹象。信贷供给总量增速方面,仅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总体增速依然较为平稳。未来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等民营企业方面,有较大改善空间。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71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141亿元,同比多增50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00亿元,同比多减756亿元。
连平表示,10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共负增长2675亿元,但企业债融资一项新增1381亿元,较9月进一步改善。随着MPA中新增临时性专项指标考察金融机构小微贷款情况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设立,未来可能看到企业直接融资局面的持续改善,这将有利于增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缓解实体经济下行压力。
M2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01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10.3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长8.0%,达到7月以来最低水平,远低于市场预期。”明明表示,10月初央行虽然启动了降准措施,但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仍表现为减少,受此影响M2进一步下滑。此外,财政存款增幅较大对M2也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M1方面,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M1的增速较低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调控已逐渐由“因城施策”向全面调控转变,三四线城市不再鼓励货币化安置,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下滑导致的货币活化下降,导致10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6004亿元。
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535亿元,同比少增702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334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6004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8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5296亿元。
总体看,明明表示,虽然近期监管出台了信贷鼓励措施,央行执行了新一轮的降准,但政策传导仍需要一定时间。未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降息政策或可期。
连平认为,货币调控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企业融资局面将逐步改善。央行在2018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从超储率变化看,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有效的,资金投放进入了实体经济,然而仍存在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是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后续货币政策大概率将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