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今年请客的打开方式

2019-02-07 10:35 中国财富网   梁艳红   原创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

这首歌唱的就是我记忆中故乡的样子。

往年东北的雪景。中国财富网 梁艳红摄(为啥是往年图片?今年东北真没下雪啊!)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花样多、讲究多,走亲访友更是少不了。一点不夸张,每年春节请客亲戚们要排队,从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谁家没排上谁都不高兴,这就是东北人的热情,那绝对能融化冰雪。春节七天假,我不是在串门,就一定是走在串门的路上。

家宴VS下馆子

今年照旧,我们家还是大年初二请客。东北人讲究大年初二回娘家。因为祖辈老人都不在了,身为家中大姐的我妈就定了一个规矩,每年初二,舅舅、老姨两大家子人都来我们家团聚。三家一共17口人,这么多亲戚聚在一起自然是热闹非凡,但是要准备这么一顿家宴,也着实是个大工程。

大年初一下午,老妈也没提第二天请客吃饭的事儿,我有点沉不住气了,追着老妈问:“老妈,明天就请客了,咱家咋还不准备啊?”老妈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不紧不慢地说:“准备啥,带上嘴、迈开腿,去吃饭就行了呗!”

“去哪啊?”“去哪儿?当然是下馆子了,我都安排好了,你就等着吃吧。”

啥?下馆子,老妈啥时候想通了!听到这里,我是又惊又喜!前几年,只要一提请客要下馆子,老妈就会说,外面的饭菜不卫生,而且贵。外面吃一顿,家里可以吃三顿了,更重要的是请客不在家设宴,会让人觉得没诚意。

所以以前春节请客的打开方式都是“酱婶儿的”:提前一天解冻在冰天雪地里放置的一些冻货。从准备餐具、食材、到做饭、招呼客人,全家老小总动员,也要忙活一大天。不光要动员亲戚早点过来帮把手,还要动员左邻右舍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借一些桌椅板凳。

想想十七八个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子旁吃饭,那场面老壮观了: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跑来跑去招呼客人的“服务员”,还有帮助客人哄小孩的“临时保姆”。客人走后,面对满地狼藉,得全家上阵打扫“战场”。一天忙活下来,想想都觉得酸爽!

请客第二天的画风便是酱婶的了

“你都几年没在东北过春节了,现在春节请客,好多人都选择下馆子,省了不少时间。吃完饭,该干啥干啥,一点不耽误,花点钱,也不亏!”老妈边说边走过来,“刚才你大姑打电话来,她们家初五请客——也是下馆子,让咱们早点去,多玩一会儿!。”

初二中午,我跟着爸妈走进一家饭店。大过年的,人一点都不少,不提前定位,肯定是没有位置的。老妈定了楼上的一个大包间,方便大家唠嗑。据说,很多亲戚请客都在这家店,现在可火了。

尽管还没到中午,饭店已经座无虚席。中国财富网 梁艳红摄

“你瞅啥”VS“瞅你咋滴”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火锅热气腾腾,才是绝配。火锅涮起来,大家边吃边聊。一年没见的亲戚们,真是有唠不完的嗑,逗不完的乐。都说东北人天生就是段子手,那还真是一点都不假!

一顿饭吃下来,高潮迭起。大人们喝酒正酣,孩子们觉得有些无聊,六岁的侄子便走过来找我闺女玩。席间,闺女突然来了一句:“大哥,你瞅啥呢?”“瞅你咋滴!我就是想不明白,你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东北话咋说的这么溜呢?真有才!”听着两个“10”后一本正经的对话,引得亲友们开怀大笑。

春节请客在家宴请,无疑多了一份仪式感,年味也更浓。但是,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打工族,难得有了一个可以忙里偷闲的“春节大假”。春节请客下馆子,多留点时间陪陪家人,放松一下身心,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酒足饭饱之后,送走亲戚,我陪着老妈来到公园跳广场舞!看着一群叔叔阿姨在冰天雪地中将彩扇舞得翻飞,耳边传来悦耳的唢呐声,浓浓的年味在心中蔓延开来!


责任编辑:朱蕾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